甲 魚
作者:
劉仁前 更新:2015-12-15 14:57 字數(shù):925
早些年,入得鄉(xiāng)間,時�?梢娹r家屋梁上懸著個“候風鳥”。問及主人,得知,這“候風鳥”的妙處在于,每日里,觀鳥頭所指便知風向。此鳥這般通靈性,定非常物。再問主人,方得知,此鳥純粹鄉(xiāng)人飯余之作,源于一只甲魚之全骨。吃剩下的甲魚骨,不損,不散,全部洗凈,巧妙組合,便可得一只“候風鳥”。懸在梁上,猛一看,栩栩如生,似一只飛來筑巢之鳥,倒叫人嘆此技藝。
家鄉(xiāng)多河汊,甲魚頗易捕捉。其捕捉之法,倒也簡便。有鉤張的,也有叉戳的,多半是在夏日。用鉤張,只需從村里代銷店買上包把小號針,以針為鉤,用卡線一個一個拴好,且間距適中便可。臨張時,以新鮮的豬肝為餌,挽上,沉入甲魚時常出沒的河汊,等待饞嘴的甲魚上鉤。張甲魚,不像張其它魚,不一定臨晚下鉤、清晨起鉤的。大白天,一樣可以張鉤,起鉤。用叉戳,一般在中午為好,盛夏炎熱,驕陽似火,燒得人脊背上直“冒油”了,甲魚正適意。這刻兒,甲魚多半會懶洋洋的,劃動著四肢,浮出水面,四下探望。隔一會兒,尋好一處朝陽河灘,懶懶地爬到灘邊,利索地扒塘。懂行的一望便知,甲魚要下蛋了。塘扒好之后,便見甲魚靜靜臥下。它哪曉得,背后一只魚叉,早就懸著了——阿彌陀佛。
家鄉(xiāng)有一處叫“垛田”的所在,四面環(huán)水,形似小島,上面設了公墓。早先,公家沒號召火葬時,村子上人,生老病死,均上“垛田”。一因環(huán)水,二因怕鬼,故而,垛田上少人跡,雜草叢生,野雀成群。那四周的沙灘地,便成了甲魚繁衍生息的極好所在。夏日里,三五個孩子拖了水桶,在河漢摸河蚌時,常�?吹饺齼蓛傻募佐~,懶洋洋地,浮水四望,也有安安穩(wěn)穩(wěn)蹲在坑里下蛋的。有孩子氣不過,從桶里拿起河蚌往河灘上砸,嚇得甲魚慌忙翻入水中,落得孩子們一陣大笑。
時隔數(shù)年,家鄉(xiāng)的垛田依舊。聽家人說,四周河灘上,再也沒有甲魚出沒了。甲魚賣到幾十元一斤了。甲魚大都上了城里人正正規(guī)規(guī)的宴席,貴為主菜,大宴必有,其骨亦是多方收購,值得一提的是,甲魚骨中有一種彎曲的小扁骨,一頭彎得頗長,一頭較短,彎曲處很是圓滑,端點較尖,城里人派了它一個極妙的用武之地:剔牙。不知何人首創(chuàng),真是絕極,妙極。想來,此君無專利概念,不然怎么會讓港商搬去此法,成批加工,專制此剔牙器具呢?據(jù)說,一只賣好幾美元呢。
久違了。農家屋粱上的“候風鳥”。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