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毈”
作者:
劉仁前 更新:2015-12-15 15:07 字數(shù):1108
“咯毈”是一種野生鳥!翱庇质沁@種鳥的叫聲?磥,這鳥,似因叫聲而得其名的。
“咯毈”頗高大的,腿腳特長,腳爪張得很開,身子則簇成一團,有些過。似乎比例失調(diào)。不過,“咯毈”頭戴一頂小紅帽,邁步有板有眼,頗具紳士風范。綠綠的稻田間,萬綠叢中,偶露一點紅,緩緩移動,不時有叫聲傳出:“(咯)毈——”,“(咯)毈——”,必是“咯毈”無疑了。
“咯毈”叫起來頗特別 。“咯”、“毈”二字并非平均用力,“咯”,音輕,且短促!皻,音重,且長遠。猛一聽,似乎這樣:“毈——”。然,鄉(xiāng)里人大多聽得耳熟了,聽得頗清爽:“(咯)毈——”,“(咯)毈——”。
“咯毈”在家鄉(xiāng)田野上出現(xiàn),其時必是夏季。成片的稻田里,秧行已密,滿眼綠色。家鄉(xiāng)人插秧苗時,就準備“咯毈”的到來。秧田間,三三兩兩,栽下了整把整把的秧苗,在稀疏的秧行中,老遠望去,很是顯眼,那便是鄉(xiāng)民們?yōu)椤翱痹韵碌摹翱C”。多少年了,每年栽秧,鄉(xiāng)民們均這般做。怕是習慣罷了。其實,“咯毈”多是自己做窩。到一定時候,便在窩里下蛋,孵小“咯毈”。農(nóng)家婦女下田薅秧草時,時常能從“咯毈窩”里拿到一兩只小“咯毈”蛋,亦或是小“咯毈”。
“咯毈”蛋滿是斑點,蛋體甚小。鄉(xiāng)里人很是看重,獲得一只,總要煮給自己的寶貝兒子、孫子吃。說是能治百病的,消災避難,靈驗得很。孩提時,倒是吃的,味道是不壞。不過,模樣更可愛。挺小巧的!翱钡,不用特地煮,煮飯時,放在燙灌水里帶,便能帶熟。熟“咯毈”蛋,在鄉(xiāng)里孩子手里,多半不輕易下肚的,總要在手上盤弄些時辰,或是令小伙伴眼饞,再獨自吞下肚去。頗得意。
若是逮到一只小“咯毈”那比拿到蛋還要興奮。小“咯毈”,長腿,烏嘴,青眼,黑絨毛,渾身黑篤篤的。捧在掌心,軟乎乎的,樣子很可愛。小“咯毈”,多跟家中小雞一起喂養(yǎng),叫起來“嘰嘰嘰”的,與小雞差不多。小“咯毈”想養(yǎng)大極難。盡管設法找小蟲子喂它,用不了幾日,不是讓哪只饞貓捉了去,便是自個兒死去了。野生的,畢竟是野生的,家養(yǎng)自然難矣。
家鄉(xiāng)不大,鄉(xiāng)風倒頗有差異。據(jù)說,圩南一帶,之于“咯毈”,是不逮,不殺的。而西北鄉(xiāng)一帶,則“張”“ 咯毈”食用。張“咯毈”,其法極簡便。一根竹掃帚條子,修去枝杈,在其細小的一端拴上根長長的麻線,麻線一頭留個活繩扣。在稻田間田埂上,擇好一處地方,將竹掃帚條子較粗的一端隱插在稻田里,細小的一端略略插入田埂中,不宜過深,使竹掃帚條子彎曲適宜。將麻線理好,活繩扣放在田埂上,有“咯毈”從田埂上走過,一腳踩進活繩扣,再抬腿時,一拽動麻線,活繩扣自然收緊,拴住“咯毈”的腿,“咯毈”只有待擒了。
“咯毈”一樣需水燙拔毛,與水咸菜紅燒起來,那味道,真是沒法說。圩南人,自然不會有此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