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
作者:
劉仁前 更新:2015-12-15 15:43 字數(shù):2530
調(diào)至宣傳部門工作不久,便參與組織了一次“送文化下鄉(xiāng)”巡回活動。其時,上上下下都在喊“送圖書下鄉(xiāng)”,“送電影下鄉(xiāng)”,“送戲下鄉(xiāng)”……頗熱鬧。說實在的,我總覺得是否必要。然而,當(dāng)我在某一“村小”(鄉(xiāng)村小學(xué))看到操場上坐滿了黑壓壓的人群。都在盯著懸于球架間的銀幕時,當(dāng)我看到我們帶下去的影片《敵后武工隊》引起了全場群眾熱切的歡呼時,當(dāng)我看到電影散場以后那久久不愿離去的人群時,我愕然了。那熟悉的場面,那熟悉的情形,把我?guī)У搅嗽缫训说耐陼r代,帶到了我整個童年時代都離不開的露天影院。
我的童年是在蘇北平原上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里度過的,和所有鄉(xiāng)里孩子一樣,盼電影放映隊到村上來成了我頂快活的事情了。電影放映隊一來,村上就有露天電影了。其時,看露天電影幾乎成了鄉(xiāng)里人生活里主要的精神文化享受。
露天電影的場地,多半在村莊那空曠的打谷場上。打谷場,稻谷入了倉庫,稻草堆成了垛,空曠、平整,好容人。稍稍像樣子的村莊,露天電影也有在學(xué)校操場上放的。這學(xué)校起碼得是個完�。ㄍ耆W(xué)的意思,小學(xué)幾個年級要齊全),否則操場根本不夠用。在學(xué)校操場放電影的好處,一到冬季就顯示出來了。西北風(fēng)刮得呼呼的,露天里,人們凍得直發(fā)顫,可電影放映隊個把月才來村上一趟,咬著牙也要看到結(jié)束。這時,倘若是在學(xué)校操場上,那四周高高的圍墻,便能把寒風(fēng)擋在墻外,在墻內(nèi)看電影則暖和多了。
家鄉(xiāng)是蘇北出了名的水鄉(xiāng),出門見水,無船不行,歷史久矣。因而,電影放映隊,實則是電影放映船。一個鄉(xiāng),幾十個村,就一條電影船,一臺放映機,配兩三個放映員,其中明確一名為隊長。電影船先到哪個村,后到哪個村,是有規(guī)矩的,這是鄉(xiāng)里管的,不要說放映員沒權(quán),就連隊長也不好擅自變的。當(dāng)然,個別情況特殊的,另當(dāng)別論,其實得看隊長與鄉(xiāng)里分管干部的私交怎樣了。不過,放什么片子,是放一部,還是兩部,則是憑隊長、放映員作主。知道內(nèi)情的,便事先跟電影船上的人打好招呼,輪到他們村放映時,不僅能看到新片子,而且能看上不止一部,狠狠地過把癮。這人情,村上自然得有數(shù)才行。于是,電影船那“突突突”的柴油機聲在村河上一響,村干部便安排公勤員忙著到村民家逮雞、逮鴨,到代銷點打酒、買煙,忙活起來。
“今晚放電影啰!”“電影船來啰!”先是村子上的小孩子歡喜得什么似的,蹦著,跳著,喊著,跑回家。很快,今晚村子上要放電影的消息就傳開了。盡管天色還早,大人們都結(jié)了手里的活兒,回家做晚飯,好逸事逸當(dāng)?shù)氐綀鲱^上看電影。小孩子則忙得更歡,扛大凳,搬椅子,抬桌子,一個勁兒往場頭跑。一會兒工夫,空曠的場頭上,便擺滿了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的凳、椅,一行挨一行,倒還算得上齊整,像是訓(xùn)練過的一般。其實,每一回村上來電影船,小孩子們都是這樣,早早地在場頭排滿了凳椅,習(xí)慣了。
露天電影不像城里影劇院里的電影有放映時間、放映場次,露天電影放映的早、晚權(quán)在放映員手里。幾乎每一回露天電影,大人也好,小孩也罷,都要盯著場頭上那白色的電影幕子好一陣子,回頭望望放映機,擺在大桌子上,就是不見放映員的人影,只好再盯著那白色的銀幕。在人們急切的等待之中,放映員渾身散發(fā)著酒氣,在村干部的陪同下,來到了放映機旁。此時,人群一陣歡騰:“噢———噢———”他們?yōu)榻K于等來了又一場露天電影而興高采烈。其實,一場電影很少是極順利地看完的,其間總會生出一些事來,斷帶啦,發(fā)動機出故障啦,換電啦,甚至人群里為個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zhí)啦,有個男人的手伸到人家老婆的胸前啦,諸如此類,攪得場頭上亂哄哄的,人們心頭煩躁躁的。盡管如此,又沒有哪個舍得離開 ,電影船來,不容易噢。
其時,露天電影的片子,多半是戰(zhàn)爭影片,幾乎是從一開機就“沖啊——殺啊——”,直到放映員從麥克風(fēng)里說出“電影散場以后,請大伙兒慢慢走”,那銀幕上依舊是沖鋒號不斷,喊殺聲不斷。即便如此,大伙兒還是津津有味的,直著脖子,站著看完影片的結(jié)尾。自然也有例外的。在我的記憶里,村東頭就有一個叫“開大錢”的人,每每銀幕上戰(zhàn)爭進行到極艱巨、極關(guān)鍵的當(dāng)口,他便提了小凳子,早早離去。別人甚是不解,奇怪如此緊張的戰(zhàn)爭,他怎么不看個究竟。別人詢問,“開大錢”似乎胸有成竹,丟下句“看什么,中國勝!”悠然自得地離開。此后,“開大錢”的“中國勝”在村子上很是流行了一陣子。逢到電影船來村上,便有小年輕拿“開大錢”開心,“開大錢,今晚放什么電影唦?”“嗐,中國勝!”“開大錢”把握十足,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你別說,那時的戰(zhàn)爭電影,還都叫“開大錢”說中了,到片子結(jié)束,都是“中國勝”,無一例外。
看露天電影,絕不僅限于本村人,鄰近村子的大人、小孩也很多。這一帶,村與村相隔算不得遠,碰上順風(fēng)向,一個村上放電影,另一個村上的人坐在家里也能清清楚楚地聽得見電影里的臺詞呢。那年月,鄉(xiāng)里人做夢都沒見到電視機,一年難得進一趟城,即便是進了城,也舍不得花幾毛錢買一張票坐在影劇院里的,那要得一個勞力做幾天工呢。露天電影,在他們精神文化生活里就顯得非常之重要了。因而,電影船今晚在哪兒,明晚又去哪兒,他們都打聽得一清二楚。為了一場電影,跑三五里鄉(xiāng)路,將衣服脫了舉在手里,踩水游幾條河,那是常有的事,不稀奇,我也干過。
露天電影,給鄉(xiāng)里的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給鄉(xiāng)里的青年男女則帶來了播種愛情的土壤,尤其是青年男女成群結(jié)隊去鄰村看電影,一來一回,要走好幾里鄉(xiāng)路呢,那人群則越走越散,越走越稀,漸漸地,沒了先前的嘻笑,沒了先前的隊形了,定神一看,多半是成雙成對的了,似戲水鴛鴦,散在田野里。要是碰上明月當(dāng)空的夜晚,那對對情侶,漫步鄉(xiāng)間小路,享受鄉(xiāng)野夜晚的安謐,享受如水月色的輕柔,享受兩情相悅的溫馨,暫且丟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想,豈不美極,妙極。若是碰上黑夜,又忘了帶馬燈之類,那便會生出些笑話來。那青年男女,自顧卿卿我我、親親蜜蜜,稍不注意,“撲通”,整個人均下了槽溝,待后邊有馬燈的上來一照,一對鴛鴦,頓時成了兩只落湯雞,引得一陣大笑。隨后,要掛在人們嘴邊好一段時日,才被漸漸淡忘。
這些都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在外地讀過幾年書之后,就一直在城里做事,鄉(xiāng)村對于我似乎變得陌生了,童年時代的一切亦變得模糊了,唯有那露天電影,則成了留在我腦海里一道抹不去的風(fēng)景,我童年時鄉(xiāng)村獨具魅力的風(fēng)景。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