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放飛靈魂
作者:劉仁前      更新:2015-12-15 16:18      字?jǐn)?shù):1726
    身居紛繁嘈雜、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都市,每每經(jīng)受不住塵世的種種誘惑,金錢、美色、名利、權(quán)勢……凡此等等,勾著,引著,糾著,纏著,叫你抬不起腳,邁不開步,移不走身。既是凡夫俗胎,倒也不必責(zé)備過分,內(nèi)疚過度。有一首歌里唱得好,“……熙熙攘攘為名利,不如開開心心交朋友……真真假假怨人生,不如輕輕松松過一生……今宵對月高歌,明朝海闊天空,真心真意過一生�!�

    歌倒是會哼幾句,無奈難以付諸行動。軀體的被束縛,被吞噬,隨著塵世欲海的沉浮,并不能阻止靈魂的叛逆與抗?fàn)�。于是,�?dāng)《廊橋遺夢》再一次成為男男女女津津樂道的話題時(shí),那些期盼著找回自己遺夢的人們,顯露出了異常的驚奇與興奮。這同樣令我憶起了第一次靈魂的放飛。

    當(dāng)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雨夜里,用雨傘作拐杖支撐著心力疲倦的軀體,踉踉蹌蹌走完一段長長的鄉(xiāng)路,回到自己的斗室之后,獨(dú)對孤燈,夜難以寐。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切,令我揪心、絞心、撕心。那痛楚,讓我欲哭無淚,欲言無語。無言獨(dú)上西樓。鄉(xiāng)野之所,自然不會有西樓之所在。雨過天睛,秋高氣爽。月朗如晝的秋夜,有人邀我漫步鄉(xiāng)野小徑。萬籟俱寂,秋蟲唧唧,遙望懸于空中的滿月,皎潔而溫柔的銀輝灑滿田野。不知怎的,我頓覺天空廣闊了許多,田野亦空曠了許多。有個(gè)聲音在對我說,此刻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我聽著聽著,腳下的步子舒緩了些許,身心亦舒展了些許,猶如一尾小魚暢游于寬闊的湖蕩,自在而愜意起來。夜霧漸濃,遠(yuǎn)處的村舍在夜霧里遮遮掩掩的,似乎在升騰,飄然欲仙。我的身心亦隨之飄蕩起來,漸漸離地面愈來愈遠(yuǎn),離那聲音愈來愈近,明月的清輝愈來愈柔……呵,讓我盡情呼吸這潔凈的空氣,排除體內(nèi)的污穢吧;讓我盡情享受這皎潔的清輝,拂去身上的塵土吧;讓我盡情升騰升騰,割斷與塵世“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切……

    有人說,活著是美麗的。然而,多數(shù)活著的人,生活中恐怕無奈、窘迫、缺憾,凡此種種,會遠(yuǎn)甚于美麗。毫無疑問,多數(shù)人都追求著真善美的生存狀態(tài)。然,現(xiàn)實(shí)的情形又是怎么樣的呢?!有誰能撕下裝飾在自己軀體上的外衣,完完全全赤裸著自己的靈魂?無論你是高官還是平民,無論你是富豪還是乞丐,無論你是智者還是白癡,你敢這樣作為嗎?或許,有人在心里不止一次地這樣想過;或許,有人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嘗試過。但幾乎都是不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shí)的。不難看出,要做到一個(gè)“真”字多難。我以為,真固然難,做到了“真”就一定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么。你敢說,這赤裸著的就一定干凈;你敢說,這赤裸著的就一定對家庭、對社會有益?!如此看來,“真”也不一定愈真愈好,有個(gè)“度”。與民眾的實(shí)際生活,與社會的現(xiàn)處階段,是否“真”得相適應(yīng)。不是說有“善意的謊言”嗎,人生存塵世之中,誰能保證一輩子不說謊,一輩子不做假呢?!自古羅梭有幾人!

    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好死不如賴活。”無可否認(rèn),人們對死亡多半是恐懼的。強(qiáng)烈的求生欲望,使人們本能地選擇著逃避死亡的生存方式、生活態(tài)度。如此看來,那些塵世間沉溺于紙醉金迷之人,與其說是一種瀟灑,一種享受,毋寧說是一種逃避,一種麻醉,一種放棄。為了“活”,為了“賴活”,人們在某些時(shí)候不得不丟棄自己的靈魂,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意愿,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良知,不得不變得萎瑣懦弱,不得不變得墮落無恥,不得不變得兇狠殘暴……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樣的人靈魂經(jīng)受著更為嚴(yán)酷的折磨與煎熬,其生存狀態(tài)更值得同情。當(dāng)然,這需要我們有一個(gè)更為高遠(yuǎn)的考量人類靈魂的基點(diǎn),只有這樣才能透視一切、洞察一切。

    某晚,兩三知己,聚在一起神聊,心有靈犀,都談及了生與死。尚活塵世,有關(guān)死的體驗(yàn)只能在夢中尋覓。有一位敘及,其身將死,而置于雪白的床榻之上,飛速穿越狹長而潔白的通道,疑為死亡之門,然并無恐懼之感,隨后,速疾如電,身輕似燕,漸而不見形體,唯有感覺存在。輕聲一喚,回音四起,那從未有過的輕松,那從未有過的暢達(dá),一切束縛全無,一切糾纏全無,比曹雪芹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還要來得干凈!我靜聽著,竟迷失了眼前的一切,如豆的燈盞,臨身的桌椅,所居的空間,漸漸地,竟迷失了自我,蒼蒼茫茫之中,似乎有個(gè)聲音在喚著,“回來吧,孩子……回來吧,孩子……”

    待友人敘述完畢,發(fā)覺我虛虛地坐在椅子上,似僅存衣衫,輕手一點(diǎn)即破的樣子,皆會意地笑了。戲言曰:“登天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