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鐘聲
作者:劉仁前      更新:2015-12-16 09:53      字數(shù):1514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代詩人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可以說是千古傳誦,經(jīng)久不衰。正是因為有了這首詩,才使得位于蘇州閶門外楓橋鎮(zhèn)的楓橋和寒山寺格外有名。說到楓橋,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其編纂的《吳郡志》中曾有這樣的記述:“自古有名,南北客經(jīng)由未有不憩此橋而題詠者”。據(jù)說,張繼當(dāng)年夜泊楓橋,是因為仕途遭難,亡命天涯,才淪落至此。也許正是有如此背景,在秋霜滿天的夜晚,詩人的心緒才會倍感落寞,眼中的秋夜才會更加蕭瑟。就在這萬般無奈的境遇中,寒山寺的鐘聲響起,無邊的黑暗、萬般的愁緒,一下子被打破了,詩人的內(nèi)心在得到稍許寬慰之時,一首流芳千古的詩篇也就產(chǎn)生了。

    其實,張繼的《楓橋夜泊》,詠楓橋?qū)嵲伜剿。到過楓橋鎮(zhèn)的人都知道,楓橋與寒山寺應(yīng)該說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了,兩者互為映襯,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意韻無窮的妙境。據(jù)說,寒山寺因唐貞觀年間,寒山、拾得兩位高僧在此住持而得名。有關(guān)兩位大師充滿禪機妙理的問答,則流傳甚廣。說,寒山曾經(jīng)如此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答道,“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從這看似尋常的問答中,折射出的是佛家的哲學(xué)思想,是儒家平和忍讓的中庸之道。

    在上個世紀的后二十年里,我曾數(shù)次拜訪過寒山寺。在這所寺廟里,有著佛寺所應(yīng)有的一切陳設(shè)與建筑,天王殿、大雄寶殿,凡此等等。寒山寺借以名揚天下的張繼詩碑,原本為明代大文人文徵明所書,歷經(jīng)劫難,字跡斑斕,到清光緒年間由俞樾重寫再鐫。寺中碑廊、殿閣之上,尚有羅聘、鄭文焯等名家的書畫作品?珊剿挛业牟皇沁@些,而是那小巧典雅的鐘樓,是那鐘樓上傳出來的嘹亮而悠揚的鐘聲。盡管現(xiàn)存于鐘樓的古鐘,不再是張繼詩中所詠之鐘,但這并不影響我借鐘聲而發(fā)思古之幽情。是的,寒山寺的“詩韻鐘聲”鑄就了寒山寺。這綿延了一千多年的鐘聲,在秋天的夜空里顯得格外雄渾而響亮,真是“試看脫胎成器后,一聲敲下滿天霜”。

    聽說,如今每逢歲末除夕來到寒山寺聽鐘聲,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奥勭娐,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甭犚话倭惆寺曠婙Q,說是能除去人在一年中所有的煩惱,化兇為吉。每年除夕的寒山寺里,不僅有不少國內(nèi)游客,而且有許多來自日本的游人,為的是能在寒山寺的鐘聲里開始新的一年?刹皇敲,寒山寺除夕那最后一聲鐘響正是新年零點的開始呢!或許是現(xiàn)實生活的喧囂與煩躁,才使人們賦予了原本孤寂蒼涼的寒山寺鐘聲新的內(nèi)涵,寄托著人們向往平安、祈求幸福的質(zhì)樸愿望。想來,這與寒山、拾得的佛家精神倒是相融的。不知寒山、拾得兩位大師在天之靈,是否略感欣慰呢。

    “風(fēng)流張繼憶當(dāng)年,一夜留題百世傳!闭l曾想,在距詩人所處時代一千二百多年之后,竟有人借《楓橋夜泊》之詩意,改編寫成了一首通俗歌曲《濤聲依舊》,一時間激起了多少青春不再者的美好回憶,又讓多少少男少女心中情波蕩漾、春心搖曳,風(fēng)靡一時,傳唱頗廣。據(jù)說,改編者是個廣東人,我在敬佩這位改編者開放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意識之余,也為與楓橋、寒山寺近在咫尺的眾多蘇州當(dāng)今文人而略感遺憾。若是他們當(dāng)中一位來改編呢,不知會有怎樣的佳創(chuàng)。由此,我想到了本土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弘揚,難道不是個值得重視的大文章嗎?

    楓橋邊的紅葉,漁舟上的燈火,都因時代的變遷,環(huán)境的變化,不復(fù)存在了。隨著歲月的流逝,自然也會從人們的記憶里消失的。唯有寒山寺鐘樓上的鐘聲,依然鳴響在歲歲更迭、辭舊迎新的夜晚,是那么深沉宏亮,是那么清脆悠遠。這鐘聲,傳達給世人的是警覺?是感奮?是歡樂?是憂傷?

    呵,寒山寺的鐘聲,與張繼那首七言絕句一樣,永遠回響在我的心底,揮之不去,魂牽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