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歐羅巴五萬里
作者:劉仁前      更新:2015-12-16 10:03      字數(shù):1807
    生平第一次歐洲之行由法國巴黎啟程,經(jīng)盧森堡,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再到荷蘭的海牙、阿姆斯特丹。在德國境內(nèi)停留的點最多,有科隆、法蘭克福、路德維希港、海德堡、斯圖加特、慕尼黑和薩爾斯堡七個城市,然后進入奧地利著名城市維也納。威尼斯則是我們在意大利的第一站,由威尼斯沿途經(jīng)佛羅倫薩、比薩,結(jié)束行程在羅馬。更確切地說,此行終點站還應(yīng)說是在位于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城國。有人粗略地算了一下,整個行程約在5萬里。十多天的時間,5萬里的行程,汽車載著我們在高速公路上疾馳時并不曾覺得路途的遙遠,結(jié)束行程如此一算,還是讓我心生自豪的,畢竟這也是我生平最長的一次行程了。

    在這5萬里的行程中,我們多半是與阿爾卑斯山脈結(jié)伴,與地中海為鄰。阿爾卑斯山脈蜿蜒而綿長,近處的山脈,看上去山峰較為平緩,少有峭壁懸崖,被林木裝扮得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這似乎和在國內(nèi)經(jīng)?吹奖婚_采、裸露著山石的山峰不一樣;遠處的山脈,則是另一番景象,陡峭的山峰為皚皚白雪所覆蓋,進入人們眼簾的是一座座雪峰,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阿爾卑斯山脈幾乎是一路與我們同行,在我們視線能及的范疇內(nèi)。而地中海就不一樣了,我們一路能夠感受到它的存在,偶或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說起來只能是為鄰而不能結(jié)伴。真正一睹它的風采,是我們在海牙停留用餐的時候。

    說來要感謝隨我們同行的付先生,那天我們用餐的地點就海邊,從餐館玻璃窗向外看,蔚藍色的大海就在眼前,遠處的海面上有幾艘海輪正在航行著,近處的海邊沙灘上,海鷗在低空中飛翔,有的不時發(fā)出鳴叫,有的撲打著雙翅欲停在沙灘上?磥,這里的海鷗見游人多了,竟能與游人在沙灘上同行,如若你有食物拋出,海鷗便會尾隨身后,這種人鳥相融的狀態(tài),挺好。餐后小憩,我和同伴們一邊欣賞藍絲絨般的地中海,一邊與沙灘上見多識廣的海鷗嘻戲,我把相機鏡頭更多地對準了這群可愛的海鳥。

    早聽人說,歐洲是個美麗的大花園,好看得很,到處是景,入得鏡頭則又如畫。此番5萬里行程中,我算是身臨其境,親身感受到了這一點。從巴黎出發(fā),往盧森堡,一路走來,我眼中所見是綠色的田野。想來是因為多屬丘陵地形,整個田野開闊,起伏,有了別樣的韻味。田野上的樹木,田地里的植物,一眼望去有淡綠,深綠,墨綠,層次極為分明,有如一幅幅油畫。偶爾有零星的油菜花,金燦燦的開著,在綠色的原野上很是顯眼,這倒成了一幅幅油畫中的點綴。其實,我的家鄉(xiāng)長油菜頗多,花開時節(jié)遠比此處所見壯觀,好看。專程前往看油菜花的游人也不少,近幾年國外游客漸漸多了起來。只是此時家鄉(xiāng)油菜花期早過,該收獲油菜籽了。

    沿途,不時有成群的奶牛在吃草,那奶牛身上的斑紋很是好看,跟我的家鄉(xiāng)水牛膚色完全不一樣。我的家鄉(xiāng)水牛多為棕黑色,少有斑紋。這里的奶牛膚色較嫩,有純白的,有黑白相間的,牛們吃草的樣子悠閑得很。讓我感到有些奇怪的是,我的家鄉(xiāng)牛是得有人來放的,這放牛的活兒我小時候就干過。這里田野上成群成群的奶牛,卻不見一個放牛的。難不曾他們就不怕這些奶牛丟了么?

    我的這種擔心自然是多余的,眼前大片大片的牧場給了我答案。正因為有大片牧場的存在,田地里種糧食的相對少多了,平整得像綠絨毯子一般的凈是牧草,供奶牛食用。當?shù)厝俗匀痪蜕俪约Z食,多喝牛奶,多吃牛肉了。這樣的生物鏈,不由你不佩服。也正因為如此,我這一路下來,就沒能在田野上看到幾個勞作的人,也少見如我的家鄉(xiāng)一般的村莊。偶或,在綠樹掩映之中,有紅色尖頂房屋露出,三三兩兩,稀疏而錯落,夠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村莊。有一點你得承認,確實漂亮。這些漂亮的農(nóng)舍旁停有小汽車概率極高,碰到村莊規(guī)模大一點,街道兩邊如城里一樣,小汽車也都是雙排停放。看來,他們私家車發(fā)展速度也太快了一些,與私人車庫擁有量并不配套,這一點倒跟我們現(xiàn)在的情形相似了。我所居住的小區(qū),道路停車量幾乎到了極限,下班遲了停車便是個麻煩。

    穿行于歐洲西部,我們此行沿途雖然經(jīng)過七八個國家,但給我的感覺卻是那樣的順暢、便捷。假若每個國家之間都要辦簽證,出關(guān)入關(guān),那將是何等麻煩。我記得從北京邊檢時,填寫表格必須用英語,對我這個英語早還給老師的人來說,無疑極不方便。歐洲的一體化,得益最大的是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聽說在這方面比較典型的是盧森堡,這是一個上下班都出國的地方。在我們那兒,出國總是件讓人羨慕的事情,在這兒卻是不少人每天都必做的。當然,這也不好完全相提并論,國情不同,社會發(fā)達程度也不同。不過,我們是否能從中學(xué)到一點東西,有所借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