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自由——吳文超
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無非就24個中國漢字,但在每個公民的心中都有不一樣的解讀。怎樣的解讀就會怎樣地表現(xiàn)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中。
那天,是一個陽光和煦的下午,窩在家里一天的我打算出去散散步。悠閑的我晃進(jìn)了以前學(xué)過的琴行,瞇著眼睛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母親牽著一個孩子的手走進(jìn)了琴行,他們對著琴行里的琴指指點點,我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了幾步仔細(xì)地聽著他們的談話。媽媽說:“你看,那架大大的琴好不好?黑白相間的琴鍵,多好看呀!焙⒆影V癡地望著一把吉他,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眼睛仍然盯著吉他,回答著他媽媽:“媽媽,我能學(xué)這把很酷的琴嗎?”那位媽媽強(qiáng)勢地比了一個“不行”的手勢,又開始了她的“洗腦”:“寶貝,媽媽跟你說,學(xué)鋼琴的人才有前途,你看貝多芬,你看郎朗,你看李云迪……多有出息,多帥呀!”孩子臉上豐富的表情表現(xiàn)出了他極其的不情愿,嘟嚷著:“不要嘛……我喜歡這把很酷的琴……”孩子的媽媽見孩子的反應(yīng)違背了她早已定下的計劃,立刻叉著腰,聲音也放大了些:“這都是我跟你爸爸早就商量好的了,由不得你胡來,喜歡,那么最好;不喜歡,也得給我學(xué)!”聽著這位媽媽強(qiáng)硬的口氣,我不由得皺了皺眉,但依然沒有出聲。只是靜靜地走開了。走出琴行,我一步一步踏在路上,發(fā)出清脆的“噠噠”聲,我的思緒也跟著“噠噠”聲飛了出去:真是個可憐的小孩子啊,不能玩自己喜歡的音樂,思想被束縛在鋼琴上。不由得,我又想到現(xiàn)在許多家長認(rèn)為不把孩子關(guān)在家里,就是不束縛他們的自由,但是他們從未想過,孩子的思想是自由的嗎?他們真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個被擺布的傀儡嗎?
我很慶幸,我的媽媽是一位開明的媽媽,小時候,我也曾站在茫茫琴海中不知所措,但是她沒有像那位孩子的媽媽一樣,急吼吼地為我決定一切,而是等待著我的結(jié)果,然后支持我。我選擇了吉他,但是因為學(xué)業(yè)繁重我不得不放棄了星期四的課程,我也無怨無悔,因為什么呢?因為這是我自己的決定,我怨不得任何人。反而,我更覺得我在她這里得到了尊重,我的思想是自由的,是我自己的。
在我心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自由,一個人才會體會到他自己與別人靈魂深處不同的那種快樂;有了自由,一個人的眼神才會靈動有神;有了自由,他才會去為了心中的目標(biāo),勇往直前。
一片廣闊的大海上,需要的不是籠子的里的金絲雀,而是能夠展開翅膀翱翔在天空中的海鷗,它能飛的很遠(yuǎn),很遠(yuǎn)……你聽,聽到它們自由的高歌了嗎……
昆山市婁江中學(xué) 初二(2)班 吳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