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揮手北去踏金陵
作者:張常清      更新:2017-03-13 18:22      字?jǐn)?shù):2752
    13.1

    白天。釣州村,楊家。

    回到家,因與承諾相差了三天,面對夫人,楊筠松有些歉意。夫人秋棠倒沒什么,母親何姑卻埋怨他。

    秋棠:“說好不超過半個月,你超了三天,你要一走去京師,不知哪年哪月才回來,你就不能在家好好陪陪秋棠、兒子?”

    楊筠松:“都是在象湖趕山耽誤了,原來只擬趕一趟,后來趕了三趟,一趟就要三天,這就耽誤了回家的時間!

    何姑:“你把山都趕哪里去了?”

    楊筠松:“趕到閩越那邊去了,那邊山少!

    何姑:“山都讓你趕走了,我們這里都沒有山了怎么辦?再說,那邊也要占地方呀!”

    楊筠松:“母親不必?fù)?dān)心,我們這里山少,可以一龍管九穴,那邊山多,九龍管一穴。那邊大著呢,不好放的被我趕到海里去了。”

    何姑:“好了,哪里也不準(zhǔn)去了,在家呆著。什么時候回京師?”

    楊筠松:“再過一個月就兩年了,我還有皇命在身,呆一個月我就得走了。”

    于是,楊筠松每天在家陪著妻兒,有時出去幫父母做做幫手,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

    13.2

    白天。釣州村,楊家外的山路上。

    楊筠松走的那天,秋棠抱了孩子送出去很遠(yuǎn),就是不忍分手。

    楊筠松:“送我千里也終有一別,你回去了吧!娘子!

    楊筠松拉了妻子的手。

    秋棠:“官人,我又有了身孕了。”

    楊筠松:“真的?我說了我要下了種才走的。”

    秋棠:“這一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回來,你給孩子取個名字吧!”

    楊筠松:“大的叫郎,小的就叫影吧!讓他像影子一樣伴著我!

    楊筠松松開秋棠緊緊抓著的手,低頭在妻懷里親了孩子一下,抬頭時在妻臉上也親了一口,然后轉(zhuǎn)身而去。

    秋棠望著筠松遠(yuǎn)去的背影,眼淚叭嗒叭嗒地流著。楊筠松就要轉(zhuǎn)山路彎了,轉(zhuǎn)過去就看不見了,他回過頭來,向還站在那里的妻子揮了揮手,終于向東而去。

    13.3

    白天。山路上。

    楊筠松知道,家鄉(xiāng)梅江的源頭那座山也從武夷分龍而來,西去到虔州贛江邊,北去到洪州府。他一路東行至武夷,看到分龍?zhí),看到了撫河的上游吁水與綿水的分水嶺。他看了看云氣,又看了看泥土色,嗯,此龍行去洪州不成王都!他于是順武夷北行,到信州,武夷一支名仙霞嶺往東北會稽去了。一支往東南福州去了,看看云氣,看看土色,福州亦有王廷之氣。

    他繼續(xù)沿主脈北行至歙州,又分一支山名天目山向東去,主脈往長江邊而去。楊筠松一看東方,天目山外有五彩云氣,那里當(dāng)是古之錢塘,隋之后謂為杭州的了。楊筠松決定去看看。

    13.4

    白天。錢塘江邊。

    楊筠松來到錢塘江邊,隋之運河口,這里就是杭州了。杭州城大局還很有氣勢,右有天目山,左有仙霞嶺,夾浙江而出東海。北有西湖,甚或太湖之聚氣,南有錢塘,東有大海,得水之先機(jī),氣鐘之地啊!但地脈虛浮,一座城盡建在浮沙之上,尤燕落浮木,茍安之地也!

    楊筠松高聲唱了一曲《風(fēng)中柳》:

    “錢塘江口,

    盡是魚鴨寒烏。

    東風(fēng)吹閑太足。

    湖柳拂竹,

    歌繞紅屋,

    芍藥花還伴黃菊。

    江要亂舞,

    山難一番濃綠。

    問漁夫怎持舟櫓?

    浪高波曲,

    動搖沙渚,

    此間浮屋憑誰住!

    13.5

    白天。杭州城。

    進(jìn)得城去,車水馬龍,商鋪鱗次櫛比。穿長衫的悠閑信步,穿短衫的賣力運貨,石榴裙如輕風(fēng)拂柳,紅頭繩如飄飛的花恕;ɑú枷笪宀试棋\,鮮鮮果似王母宴桌。勾欄里說唱聲繞梁而去,楚樓里嬌喚聲此伏彼起,江淮的繁華與富庶盡收眼底。

    13.6

    白天。南京鐘山上。

    在杭州住了一夜,楊筠松急急往北趕,從牛頭山循龍進(jìn)到金陵,登上了鐘山。從牛頭山以北,山龍皆低伏,迢迢幾百里金陵,然后張開左右手,形成一個中間闊兩手?jǐn)n住之勢。

    在山頂之上,有一白發(fā)老者在采藥。

    楊筠松:“老伯,請問你,這周圍這些山都叫什么名?”

    老人看他像觀風(fēng)景的,就指著這些山說:“這金陵四周都是山,我們腳下是鐘山,又名蔣山,是金陵東北寧鎮(zhèn)山脈的最高峰。南側(cè)山嶺有青龍山、湯山、侖山、觀音山、高驪山等。西側(cè)有罐子山、祖堂山、殷龍山、羊山、吉山等,西北邊的清涼山有座石頭城。西邊有秦淮河入江,沿江也多山磯。從西南往東北有石頭山、馬鞍山、四望山、盧龍山、幕府山,北邊還有富貴山、覆舟山、雞籠山,山外是長江,這些天然山都拱衛(wèi)著金陵,秦淮河口是水口!

    老人指著金陵城里起伏不平小山說:“城中也有山,你看我們腳下這座山的余脈又向西延伸進(jìn)城而去,在太平門旁的為富貴山,進(jìn)了城叫小九華山、北極閣,繼續(xù)向西連接長江沖積物堆成的崗地,這樣,就把金陵城一分為二了,形成了秦淮河水路和金川河水路的分水嶺。在城北還有獅子山,城西有馬鞍山,城南有聚寶山。啊,這金陵啊,四周群山環(huán)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棲霞山、湯山、青龍山、黃龍山、方山、祖堂山、云臺山、老山、靈巖山、茅山等,另有富貴山、九華山、北極閣山、清涼山、獅子山、雞籠山等聚散于城內(nèi),山多水也多。 

    老人又指著主要河流說:“你看,外面那大江就是長江,那條小河就叫秦淮河。城內(nèi)還有玄武湖、琵琶湖、紫霞湖和莫愁湖。南邊還有石臼湖、固城湖。”

    老人說了那么多山名他一點也記不住,但形勢他已了然心中,他握了老人的手。

    楊筠松說:“多謝老伯指點!”

    楊筠松細(xì)一看,腳下的鐘山聳起,而龍氣盡鐘于鐘山之下的幾個湖邊。長江在北面彎彎環(huán)抱。但看局內(nèi),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于一處,堪稱佳境呀!城東有鐘山像龍一樣盤著,城西有清涼山像老虎一樣蹲踞著,南是秦淮河鎮(zhèn)守,城北有玄武湖,恰恰形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風(fēng)水四獸鎮(zhèn)護(hù)的形勢。

    楊筠松禁不住贊道:“這里的確是帝王之都。 

    13.7

    白天。南京鐘山上。

    楊筠松不僅想起了這金陵的歷史,他跟老人講起了金陵的過去。

    春秋時,吳國最先在秦淮河邊筑了城,冶鐵鑄劍,以防楚國。越國消滅吳國后,相國范蠡在這里建起了越城。

    后來楚威王消滅越國后,在清涼山建起石頭城,設(shè)置了金陵邑。楚威王發(fā)現(xiàn)此地有王氣,就命人在金陵崗上挖龍脈,埋下金子,來鎮(zhèn)壓王氣。從此,就有了金陵之名。

    秦始皇消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南巡,還沒有過長江,李斯就說,金陵有王氣,氣象呈龍虎,如車蓋。始皇為這里的王氣所震憾,他擔(dān)心他創(chuàng)立的萬世基業(yè)落入他人之手,命李斯派人挖斷了龍脈,以泄王氣。始皇下令把金陵改名為秣陵。

    三國時,東吳以此為都,改名叫它建業(yè)。劉備派遣諸葛亮到東吳建業(yè)聯(lián)吳抗曹,諸葛亮考察了這里的地理形勢,看到這龍鐘氣聚之地,不禁驚嘆道:“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也!”

    晉時至南陳都把這里叫建康。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以此為都,曾號稱為六朝古都。隋滅陳后,因蔣山而設(shè)蔣州,今大唐也設(shè)為州。

    楊筠松細(xì)觀云氣,還有龍虎之狀,只是斑駁而缺乏威儀,疲乏而無力。細(xì)細(xì)審視六朝,沒有超過百年的,都是短命王朝,這都是楚威王和始皇帝之力啊!這里雖為王廷之地,雖為短命之地,只怕不久又將有短命王朝在此更疊。

    楊筠松大聲吟唱道:

    “虎踞龍盤王廷地,

    玄武湖邊鐘靈氣,

    楚王埋金秦皇鋤,

    氣泄龍疲短命歸!

    13.8

    南京,秦淮河邊。

    走在秦淮河邊,柳絲輕揚(yáng),弦歌入耳,嬌唱聲脆,楊筠松耳邊回蕩起了杜牧的《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