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社交媒體謊言
作者:齊薇霖      更新:2018-03-31 01:17      字數:1463
    我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的時候,曾經研究過關于記憶的課題。人類的記憶在一段時間以后便開始變得模糊,這并不是年紀大的緣故,而是因為我們的記憶是有彈性的,有能夠被扭曲和加工的特質。

    最近我不經意間看到一篇關于社交媒體重寫人類記憶的研究。研究者對不同社交媒體的用戶進行匿名訪問,結果68%的人承認在他們發(fā)布帖文的時候夸大事實或者干脆說謊。引人注意的是,在18至24歲年齡段中,有16%的人承認當他們回看自己過去寫下的帖子時,記憶會隨著當時的記錄內容而受到影響和改變。例如,一個人經常在朋友圈發(fā)關于自己堅持跑步的帖子,即使沒跑,也謊稱自己跑過了。在若干個月之后,當他回看這些帖子,記憶會不太能夠辨識真?zhèn),而是下意識地認為這些的確是自己的成就。

    學者認為人類在經歷一種“電子健忘癥”,當閱讀自己過去的社交媒體貼文時,會相信一切都是照自己當初記錄的那樣發(fā)生了。他們忘記了當初自己掩飾、夸大,甚至是說謊的部分。研究者認為這會對人的精神健康產生影響。因為這些扭曲的記憶會使人對自己的認知發(fā)生偏離,到了一定的程度,會使人不再認同自己的經歷、記憶,甚至是自己的觀點。

    這樣說來,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虛偽社交媒體記憶,會偷走我們的靈魂。在社交媒體上,我們希望別人認為我們是聰明的、富有的、有趣的。但是當終于有一天我們發(fā)現自己并沒有像自己寫的那樣優(yōu)秀時,我們開始自卑和對自己不滿;蛟S我們應該更誠懇地使用社交媒體,如果覺得有些內容不方便與人分享,可以將它設置成“僅自己可見”,以保證我們記憶的真實。

    除了以上這種出于虛榮的夸張和美化自己的行為,在社交媒體上還有一種非常惡意的建立虛假形象的情況,簡稱詐騙。網絡像一副面具,使這種粉飾和美化變得更加方便易行。在面對面的接觸中,我們可以通過對方的氣場和身體語言來建立更完整的印象,但在社交媒體上這種印象的建立需要防備其中很高的欺騙性。

    我曾經知道一個人,在網上認識到一名所謂的“有錢人”,他馬上欣喜若狂,以為自己很快就可以和富豪聯姻,每天沉浸在仿佛中到六合彩的喜悅中。有很多朋友善意地提醒他,此人可能有詐的時候,他竟然將這些朋友都拉黑了。他懷抱這這個美夢,不允許任何人破壞,甚至質疑它。但很快他發(fā)現自己被“富豪”騙財騙色,連好朋友也失去了。

    那些互聯網感情騙子是很難識別的,因為通過長期的虛假形象建設,他們的記憶本身就已經扭曲了,也就是說連自己都騙了,還怕誰來拆穿?騙子的最高境界就是騙了自己。

    在任何辨識謊言的過程中,邏輯都是一件利器。尤其是如果你嘗試通過網絡與陌生人約會,這種鑒別假象的能力變得更為重要。千萬不要看到別人曬豪宅、豪車,就馬上沖昏頭腦選擇相信一切。 你可以嘗試以下思維模式:

    1. 做出一些合理的猜測;谀憧吹降男畔,同時做出正面和負面的判斷。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認知保持一定的平衡。防止一下子開始相信所有眼見的信息。兼聽則明,除了聽這個人說的,也要聽一聽其他人是怎么說他的。

    2. 在網絡上搜索他們的名字。這聽上去好像偵察,卻是一個了解對方在不同平臺上信息是否一致的好方法。網絡發(fā)展的年代也已經久遠了,我們或多或少會留下很多“歷史足跡”,你可以由此觀察這個人的信息和性格展現,是否具有一致性。

    3. 尋找可以讓信息連接起來的證據;叵雽Ψ浇o你的第一印象和已經搜索到的信息,看二者是否吻合。權衡之下,你會更清晰的判斷此人的真誠度。

    我們應該明確很多網絡上的信息具有欺騙性。因此,以更理性和具有邏輯的思考方式應對才是適當的,而不是跟隨自己的本能反應。理解記憶可被扭曲的特質和互聯網的中介屬性,可以使我們更好的在互聯網社交中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