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三:書生之所鐘
作者:
黑水書生 更新:2018-06-30 15:12 字數(shù):1593
黃公煥章——冰城八極拳之祖(按,小標題為書生所加,下同)
黃煥章(1873—1958),河北省滄州小集村人。從小酷愛武術(shù),曾投師王勇門下(書生按,此處有誤,應為王榮),經(jīng)多年勤奮苦練,拳藝功底精湛。1925年因家境困難至東北。借賣家傳外科醫(yī)藥“撂地”賣藝傳拳謀生。后來在哈爾濱市設(shè)立了“會友鏢局”,傳授八極拳。(摘自《中國武術(shù)大辭典》,中國武術(shù)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著,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第473頁)
張公晉卿——生鐵蛋子真君子
張晉卿,男(1910-1993),生于山東黃縣,是上個世紀享譽哈爾濱市武術(shù)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一生癡迷武學,修為深厚,特別是八極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8歲隨父母闖關(guān)東來到哈爾濱,1920年就讀于道外大同小學,幸遇體育教師劉恒臣,從此走上習武之路。劉老師武功出自少林,善使軟兵器,江湖人稱“飛流星”。劉老師見張武術(shù)天賦極高,又肯吃苦,非常喜歡,遂收張為徒弟。
在劉老師的精心培育下,張晉卿與師兄徐玉林武功突飛猛進。二人對練的大刀進槍、單刀拐子破花槍,大梢子對棍、對刺花槍和七節(jié)鞭破花槍等剛猛激烈,出神入化,樣樣精彩。看到他們小有成就,老師帶兩位弟子行走江湖,賣藝為生。有一次在極樂寺廟會的七節(jié)鞭表演中,張晉卿不慎將頭打破,自已抓了一把土蓋上傷口,繼續(xù)表演,觀眾被他的頑強精神所感動,送了他一個外號“生鐵蛋子”。從此這一綽號在哈爾濱市武術(shù)界被廣為傳播。
1926年,離家7年的劉老師思鄉(xiāng)心切欲回老家,便將愛徒張晉卿推薦給八極拳師黃煥章。黃煥章(1873-1958),河北滄州小集鎮(zhèn)人,是八極拳大師王榮的關(guān)門弟子,江湖人稱“鐵錘黃”,當年在道外北市場附近開辦了“會友鏢局”,靠走鏢、授徒和賣藝為生。由于張是黃的“二茬”徒弟,師傅(書生按,此處應為“師父”,下同)教拳十分謹慎,一趟小架一套八極拳一練就是八年。在這八年的刻苦磨練中,師傅看到張晉卿的耐力、忠誠和天賦,最終將舉譜秘笈和活步秘法傾囊相傳,并在門里授予張為“小老大”,由他代師傳藝授徒。
其間,張遇到同來自山東的青年付家斌,付自幼習家傳少林武功,兩人相互傾慕,結(jié)為好友,并組成對練搭檔,共同協(xié)助黃老師撩地。1941年,張晉卿與付家斌被北京影業(yè)公司聘為武打演員,去了北京,因拍攝電影《后羿射日》,被日本污為“反日”,攝制組被強行解散。返哈后,在付家斌的倡議下,與盛庚符等人組建了家斌劇團,不久劇團又被日本人污說“反滿抗日”而“取締”。團長付家試躲至青島,成為國民黨軍隊武術(shù)教官,解放前隨蔣軍去了臺灣;副團長盛庚符被抓,后被家人保釋,也去了青島,當了蔣軍英文翻譯。
付家斌走后,張晉卿便和師弟孫明長(孫亮亭)組成對練搭檔,此時黃煥章已70多歲高齡,他二人成為幫師守業(yè)的好幫手。1956年,黃煥章因體弱多病要回山東老家,張四卿便將“會友鏢局”旗幟交給黃師帶回老家,黃把練武兵器留給張,師徒二人灑淚而別。
建國后,哈爾濱市成立武術(shù)聯(lián)合會,會長吉萬山老先生帶領(lǐng)哈市武術(shù)界同仁表演隊,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慰問解放軍、蘇聯(lián)專家等。張、孫二人的對練精彩紛呈,備受歡迎。
五十年代末,武友唐拳傳人王連城,家境窘迫,在張晉卿的幫助下,成立了民族武術(shù)社,解決了全家生計問題。后來,市武協(xié)會長吉萬山聽說王是張晉卿的好友,特將十四武館批給了王連成。
六十年代,張晉卿去長春探親,結(jié)識了曾擔任溥儀的皇家貼身護衛(wèi)的武師霍慶云,二人交往甚密;魧垥x卿功夫十分欽佩,在長春武術(shù)界推崇備至。后來,張晉卿開始在老太平區(qū)江壩外收徒傳授武術(shù)。他收徒標準極為嚴格,特別重視品德,他的徒弟多為富有正義感的貧苦百姓子弟。(摘自《哈爾濱武術(shù)百年人物》,黑龍江省武術(shù)協(xié)會編著,第472頁。書生按:此書書生只見過此頁的照片,全書并未見到,故書名編者或有不精確處,然頁碼確鑿無疑)
書生補記:張公晉卿,八極拳第七世祖師(書生按,此處尊“癩”為一世。若尊吳鐘公為一世,則為第六世)。五年前書生剛拜師時,網(wǎng)上還有張公的百度百科介紹,如今卻不知為何,居然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