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老房來電
作者:
竹君 更新:2019-04-18 08:58 字數:2151
聽說,我太爺爺和爺爺不一樣,太爺爺從小讀過私塾,后來好像跟著一位厲害的人物轉戰(zhàn)南北,再后來,就從商了,在京西這邊做起開煤采礦的生意。
但是,太爺爺對于我來說,實在是個太遙遠的存在,爺爺也很少提起。只是偶爾說起家里以前養(yǎng)了好幾頭駱駝,還有礦,每天早上天不亮,家里人便趕著駱駝,帶一隊人到山上去采煤,天黑再回來。所以,在太爺爺那個年代,我家在這個地區(qū)還算是大戶人家。
王姓在全國也是大姓,天下姓王是一家。不過,這倒讓我對自己的家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平時,除了工作,和小賤賤看看電影,就是約小伙伴吃飯。還好,我和小賤賤不打算要孩子。丁克一族,過好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了。至于傳宗接代嘛,如果不能確保下一代的優(yōu)質生活品質,那最好還是不要出來了。
當然,這一點,遭到兩邊父母巨大的壓力,好在我和小賤賤達成了共識,說到小賤賤,他比我更不愿意失去自由。
小賤賤學的是計算機專業(yè),在一個航天部門的科研部,做程序設計。他的工作還帶有一些保密性質,所以,在哪個項目組,做什么科研課題,我從來也不過問。只是,經常連續(xù)加班一個月,累成狗的節(jié)奏。因此,要孩子,養(yǎng)孩子這些事兒,對于我倆來說,簡直就是奢侈品。
平時我倆各忙各的,回到家里,就只想悶頭睡覺。我倆就這樣一直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也還算滋潤,所以我從來沒有關心過上老祖宗的那些事兒,我又不是男孩,沒有那些義務。但是,如今,我卻對太爺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等我出了院,一定要好好翻翻家譜去。
然而,還沒等我去翻家譜,麻煩就來了。
這次,把麻煩帶過來的,是我那親愛的房主任,我們單位的黨政一把手,房德山的一通電話。私下里,我們都叫他老房。
在這里,我必須先描述下房主任的外貌。身材適中,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眉清目秀,是一個十足的美男子。他本來在一個特別清閑的部門,后來主動要求來我們這當一把手。
我們這個單位,算是一個很小的單位,政府的旅游部門,說起來涉及面很廣,但是權限又很小,經常是這里喊喊,那里叫叫,擺點花架式。說白了,就是一個權限小,雜事兒多的單位。
房主任來的前兩年,還有些心氣兒,帶著一干兄弟干了幾個大的旅游活動,也有點影響力。今年,已經是他任職的第五個年頭了,政府換屆之年,也是房主任是否能得到提拔的關鍵之年。
電話里,房主任向我吐苦水。
“知玥啊,你也知道,這信訪工作是書記直抓的,今年政府換屆,在這節(jié)骨眼兒上,可出不起事兒啊,你家老爺子在街上有面兒,這事還得請他費費心!
在這之前,房主任從來都是喚我“小王”,今天突然間變了稱呼,直呼我名字,倒是讓我感到有些不習慣。
還不等我回答,房主任馬上又接著說讓我多休息些時日,不用惦記單位的事兒。他這么一說,倒叫我有些不好意思。
我礙于情面,答應和我家老爺子說一聲,但是結果如何,我卻不敢下定論。畢竟,事情不是那么好解決的,如果好解決,也輪不到我家老爺子出面了。
這條街,自東至西,一條三里長的龍形古道。街上不同的位置不同區(qū)域,分布著許多古寺廟、古民宅、老門聯、老店鋪、過街樓遺址,也出了很多名人。在這個區(qū)域,是好多年的“硬骨頭”。后來,由政府部門牽頭改建,街上散落著一些文物點,政府早就想把這條街打造成一條旅游商業(yè)街,但是由于街上老住戶多,如果改建的話,拆遷成本高,街區(qū)周圍的市政設施極為薄弱。
對于這條街的改建計劃,方方面面研究了很多年,每年針對這條街改造的提案厚厚一打,卻從不見有什么實質性的動靜。
去年,召開了工作會議,確定了改造方案,當時,京城各大媒體曾經做過一次報道。
這條街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如果被打造出來,和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很多媒體都虎視眈眈地盯著街區(qū)的改造,牟著要挖出一手新聞。因此,拆遷改建過程中,也不能出現任何負面因素。
正因為如此,項目的政府方負責單位才小心翼翼,不敢出一點紕漏。
其實,早在幾年前,這條街要拆遷改建的事便在這條街傳得沸沸揚揚。
頭腦靈活,嗅覺敏銳的聰明人們便開始行動,私自悄悄地擴充房屋的居住面積,有在外面搭棚子的,還有把臺階范圍擴大的,總之,目的只有一個,增大面積,拆遷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多的補償。
那時,拆遷改建的事八字還沒有一撇,只是停留在會議研討階段。
百姓們哪里會管這些,有的說這里遲早要被打造成旅游區(qū),有的說這里會被改建為商業(yè)街區(qū)。
總之,在老百姓的期盼下,此條街區(qū)的未來輝煌無比。既然要下這么大力氣改造,拆遷款自然不低。
于是,東家效仿西家,西家效仿東家。這條本來就不怎么寬闊的街,越發(fā)變得狹窄。加上街道還有幾所中小學校,每天早晚高峰,總是被來往人群擠得水泄不通,稍微下點雨,路面便積滿水坑,更是寸步難行。
居住在這里的都是老住戶,對于糟糕的路況和道路設施,早就怨聲載道。
所以,當拆遷的消息傳來,無不歡呼雀躍。
然而,就像很多事情一樣,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都是骨感的,最終,根據上面研究的方案。這條街,要被整體打造。首先,要保護它原有的風貌,不會大拆大建,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恢復古建筑的風格特色。
如此一來,除了少部分特殊地段的居民會被迫搬遷,大部分地區(qū)居民,不用搬遷,當然也就得不到拆遷補償款。
那些私搭亂建的住戶們,還要把私自搭建的部分讓出來,擴充馬路,這樣一來,自然有些人就更不樂意了。因此,從一開始,修建工作就遭到了當地居民的不配合和阻礙,舉步為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