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文巽善九十大壽(二)
作者: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8-26 09:35      字數(shù):2001
    父親還饒有興趣地與建國探討電視劇《潛伏》,這是建國完全沒有預料到的。父親對第20集里的余則成提出了質疑:長期服務于軍統(tǒng)的進步青年余則成,對一個善良純情的少婦晚秋在自殺未遂后,動員她去延安說的一番話落入俗套,從而塑造一個“從身體到靈魂,都由組織代為保管”的“高大全”形象。

    父親在抽屜里翻了好長時間,摸出了一張字條,建國看到字條上寫著:“那里有很多人都像我一樣,那是另一個世界,好地方,好風光,……你站在一列雄壯的隊伍里,邁著大步,高唱著戰(zhàn)歌,去改變整個中國,那是什么氣勢?一個小小的余則成,就是路邊的一個送行者,你看見了他,他看見了你,我們揮揮手就過去了,再往前就是更有意義的生活。沮喪嗎?無非就是一個小布爾喬亞的無病呻吟,留念它就是一種高度近視。有時候看得遠一點,不就什么都有了嗎,包括愛。”

    他問建國,這是余則成說的話嗎?不像。這是一個知識分子出身,并相當成熟的共產黨人才應該有的心理活動或言語。

    建國感到父親提出的問題很有點意思,父親倒好像才是應該說那種話的人。可惜,他是知識分子,不是共產黨人。

    建國問父親,這么長的一段話,你是怎么記下來的?父親說,我不也可以上網(wǎng)查閱么。

    后來建國發(fā)現(xiàn),父親特別喜歡諜戰(zhàn)片,對《暗算》之《聽風》、《看風》和《捕風》如數(shù)家珍,只是在《暗算》以后,他雖然還在看諜戰(zhàn)片,但已經沒有精力與建國討論了。

    于蔣淑嫻來說,為文巽善做過了九十大壽,好像是完成了一項重大的歷史使命。她的脾氣逐漸反常,原來是一個那么善良那么賢慧那么善解人意的老人,如今變得孩子似的,常常與巽善,與懷華吵架,發(fā)火,什么看得都不順眼,家里天天雞犬不寧。

    她在單獨與建國相處時,建國認為她仍然是一位慈祥的母親。

    在春節(jié)后的某一天中午,懷華一個電話叫來了建國。建國以為是母親又在和懷華過不去了,丟下碗筷,匆匆趕回家。這才一天半沒有見面,母親的模樣讓他大吃一驚。

    前天晚上,母親交給建國幾張存折,告訴他密碼是建國身份證上哪幾位數(shù),還有一個巧克力糖果盒子。巧克力糖果盒子有些年頭了,建國沒有看過。母親說,這個巧克力盒子是你父親的“百寶箱”,里面有幾根金條和一些他認為重要的東西。

    建國笑笑。母親問,你笑什么?是有六根金條呢。你爸爸還說過,以前逃難,躲避戰(zhàn)火,你大媽媽就常常將金條戒指什么的縫在抱在手上的毛娃鞋子里。

    她把巧克力糖果盒子遞給建國,說:“你父親不希望別人動這個小盒子。你看好,還有你爸爸的封條呢。還是放在這里。”她把巧克力盒子收回,放在書櫥的一個角落!坝涀,就在這里!彼謴娬{了一遍。

    “這巧克力盒子可是你爸爸當初送給我的第一盒巧克力哦!”

    “你不要笑,那時還沒有你呢!蹦赣H滿臉的幸福。

    建國知道了,這是父親留學歸來,送給母親的第一件禮品,那時她的身份,是父親的內表妹,后來是建國同父異母哥哥姐姐的家庭教師。

    母親和建國嘮叨了半天,依依不舍。像建國下放時的分別,也像她和父親下放時與建國的分別。

    建國起身準備回家的時候,她和建國說了一句禿頭禿腦的話,“今后我不管你了!彼纳裆鋈,吞吞吐吐,還有點含混不清,好像充滿著無奈和不舍。

    文建國當時沒有在意,自己已經是六十歲的人了,她老人家居然還要管?還要為不能管而遺憾?建國沒有意識到這竟然就是母親和他說的最后一句話。她把她的個性表達得淋漓盡致,一覽無余,很不情愿地準備撒手了,從此不再管她的建國了。

    建國當時的興奮點停留在那個巧克力盒子上。既然父親稱之為“百寶箱”,自有他的道理。建國的小說創(chuàng)作正在四處搜集資料,編列提綱呢。

    母親的眼珠蠟黃,臉色蠟黃,全身蠟黃,黃得可怕,黃得不忍目睹。這才四十個小時沒有見面啊!母親坐在椅子上,全身不停地顫抖,誰也不理睬,其實她老人家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懷華告訴建國,母親早飯不吃,午飯也不吃。也不說話。

    建國見到母親的那一刻,就知道大事不妙了。這不是吃不吃飯的問題,他怪自己太大意了。僅僅從外表看,母親就已經病入膏肓。建國不加思索,立即將母親送醫(yī)院。

    醫(yī)生診斷蔣淑嫻肝膽癌晚期,并且責怪家屬太不關心老太太了。

    在醫(yī)院的半個月,雖然有掛水打針,淑嫻仍然右上腹疼痛,皮膚瘙癢,全身黃疸不退,且快速消瘦,形如骷髏,又極度痛苦。同時出現(xiàn)了全身衰竭等綜合征,機體處于嚴重的機能失調狀態(tài),岌岌可危。

    建國將病情告知父親,父親讓建國抬母親回家。

    老年人講究一個壽終正寢,有病,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能在親人面前閉上眼睛,走上最后的歸途,也算是一種莫大欣慰了。

    送回家?120救護車是搶救病人用的,“只進不出”。醫(yī)院表示無能為力。建國不解,這時也不是理論的時候,他通過朋友關系叫了“120”,送母親回家。

    后來建國遵從父親囑托和母親的遺愿,在將母親的遺體轉交給醫(yī)院作解剖用的同時,向醫(yī)院、向“120”提出了一條合理化建議,打破救護車“只進不出”的規(guī)定,只要患者及其家屬有需要,只要不影響搶救其他病人,可以隨時出車,合理收費。從而打破了“只進不出”的規(guī)矩。醫(yī)院有人稱之為“蔣氏(淑嫻)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