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人生百態(tài)誰有知(一)
作者: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9-16 16:13      字數(shù):2161
    本章的故事只能算是《古稀筆記》的兩段插曲,它的人物和事件與《古稀筆記》的寫作本來沒有關系,但是,寫出來之后,我發(fā)現(xiàn)它為當今的社會現(xiàn)象作了一個必要的“注腳”,也是我們的生活背景吧。當年“開學第一課”,也是人生百態(tài)里的一朵奇葩!慕▏鴮懽鞴P記摘錄

    有一天上午,一芃沒有事先打招呼就興致勃勃地到了建國家,對建國說,其實我和進軍的故事還真不算什么故事,我說兩個小故事給你聽聽,絕對真人真事。

    昨天晚上我的一位吳姓記者朋友說的,都是他的親身經歷,F(xiàn)在我就很巴結地向文老夫子匯報來了。

    第一個故事情節(jié)簡單,內涵豐富。

    若干年前的一個晚上,他(吳記者)在省城機場撿到一部手機,是當時的最新蘋果款式(還沒有微信功能),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手機的主人,非富即貴。他很好奇,打開一看,好多省內名流,還有全國名流。他說給我聽的時候,特地強調,請讓我用“名流”代替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手機里的短信內容,有的不堪入目,有的驚心動魄,有的發(fā)人深省,只要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能夠將那些內容編輯成文,加以演繹推理修飾,就是現(xiàn)代版本的《官場現(xiàn)形記》。從短信的字里行間,他基本能夠判斷出主人何許人也了。

    他憑著職業(yè)敏感,不敢輕易撥出電話,就先回江州了。到家以后,他夜不能寐,同時也擔心主人焦急,他就用自己的手機撥了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名字的電話。但無人接聽。他又嘗試了幾個,還是一樣。他想著,干脆將手機卡毀掉,把手機扔掉,就當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過。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有人打電話進來了,是一個座機電話(他估計是公用電話)。他立馬接了,對方說話的口吻很客氣,開口即問,你有什么要求?對方也不多話,只是希望能夠早點將手機歸還,并表示定有重謝。

    吳記者自然具有起碼的公民道德,按規(guī)定的時間,規(guī)定的地點把手機寄出。本來事情也可以至此結束,對方不守信用,他也奈何不得,何況他不想觸碰對方的哪根神經,也不想得到對方的什么重謝。

    他知道,如今這個社會,有些人是紅道白道黃道黑道通吃,他是不愿意拿身家性命開玩笑的。就像后來那個什么宮廷秘事,英國人N被GKL搞死,外人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如果不是后來的事情敗露,那一條人命在某些人的手里不就是一只螞蟻一根小草嗎?

    可對方偏偏是守信用的人,三天之后,他收到一套精致禮品——宜興紫砂壺和茶杯,落款不詳。他上網一查,嘿嘿,出手不凡啊,價值起碼五萬。他將禮品精心收藏,不敢示人。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啦,那位手機的主人就是Y某某,副省級官員,落馬了。

    說到此人落馬,還有一個連環(huán)故事。之前,Y某某將自己的第一搭檔送進了號子。其實這個搭檔本來也是有背景的,據(jù)說事發(fā)以后,搭檔的泰山大人“上京城告御狀”,這一告,就讓Y某某和他的前任搭檔成為同牢獄友啦。

    建國聽了,大概知道了一點來龍去脈,此人被稱之為“SZ殺手”。如今的官員究竟貪腐到何種程度,貪腐官員究竟是一個什么范圍的群體,他們之間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們心狠手辣到何種程度?

    建國陷入沉思。按他的生活范疇和習慣思維,他是讀不懂官場生態(tài)的。他望望一芃,無言以對。

    一芃也不管他,還有第二個故事要講呢。

    她說,第二個故事復雜了許多,為了敘述方便,我用Z某和K某代表兩位主角,肯定是男女兩個主角了。這個故事,我聽了以后大有感觸,我想你建國需要素材,我就多問了一些細節(jié),現(xiàn)在和盤托出。如果你不信,過一天我?guī)阌H自去拜訪那位吳記者。

    “怎么,史靜呢?茶,上茶,上好茶!”她似乎受到了冷落。

    “對不起,她不知道您姑奶奶駕到,出去買點東西,馬上就回來!苯▏退膊豢蜌,只聽得她快人快語,像機關槍似的,幾梭子掃射,建國并不在意。

    “什么茶?”

    “隨便。你懂的!

    建國遞上一支煙,說,“不急不急,今天的水還沒開呢。”

    故事的開頭,富有戲劇性(為了敘述方便,在這里忽略一芃,讓吳記者直接講話),吳記者說:

    ——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K某(女),K某先作自我介紹,中共黨員,某某單位中層干部,高級職稱。顯然是讓我放心,不是騙子。然后再確定我的身份:實名是某某,筆名是某某。若干年前曾經為我的丈夫Z某寫過一篇報道,文章的題目是《……》。

    我一聽對上號了,那是一篇“遵命文學”,滿滿的正能量,發(fā)表在《江州日報》。報道寫的是Z某在工作上,在社會活動中的突出表現(xiàn),也是一篇傳記。

    對方說,約我見面,談談Z某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她與Z某已經離婚,就是想找我說說話,讓我了解Z某何許人也,當然不是要追究我文章的責任,主要是心里難過,不吐不快,并且讓我不要怕。

    我當記者的,有新聞找上門了,豈能推辭?何況見面地點是她的單位。我當時是這樣考慮的,一是我的職業(yè)讓我很想聽聽對方到底說什么“新聞(我意識到是新聞了)”;二是我以前畢竟寫過她丈夫的文章,有著某種關聯(lián);三是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公民,聽另一個公民說事兒,也是應該的。否則的話,路上遇到跌倒的老人,不更是沒人攙扶了。

    第一眼見到K某,頗有好感——我是用一個成熟男人的眼光來看對方的——她五十出頭的年紀,身材依然窈窕,衣著清爽,快人快語,說話(寒暄)做事(泡茶)都很得體。我心想,Z某艷福不淺,生在福中不知福。Z某本人其貌不揚,我知道的。

    剛剛落坐,K某口未啟,淚先流。她首先給Z某定性,是個下三爛,是個臭流氓,荒淫無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Z某有高級職稱,有一定的社會兼職,也算個小小的社會名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