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辣豆腐
作者:
大爺姓楊 更新:2020-02-22 17:33 字數(shù):1292
《記憶廚房》系列
記憶中的柴米油鹽,炊煙里的農(nóng)家往事,風雨中的生活感悟,餐桌上的百姓人生!}記
外婆辣豆腐
“外婆辣豆腐”是母親的一道拿手菜,菜名是我女兒起的,菜的原料很簡單:豆腐一塊、青蒜兩棵、剁椒少許。做法也簡單:蔥姜下油鍋煎香,放入切成小塊的豆腐,略翻炒,放水沒過豆腐,放鹽少許,大火燒開,再放入剁椒和生抽,改文火慢燉至豆腐有孔,放入切碎的青蒜,改大火燒開一分鐘,“外婆辣豆腐”就好出鍋了。不放味精和雞精,這道菜依然鮮辣可口,很是下飯。用女兒的話說,外婆這道菜香徹了她快樂的童年,以至于現(xiàn)在身在加拿大,想起來還不斷咽口水。
其實母親只擅農(nóng)活,不諳廚事,家里掌勺的都是父親。我剛滿七歲就學著做飯了,到我滿八周歲后,暑假里的午餐都是我做。九歲以后,家里來了客人而父親恰好不在家,則是母親在灶下燒火,我在灶臺忙碌。對我而言,做飯不但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也是一種樂趣。但是母親認為做農(nóng)活才是有本事,做飯就是一種負擔。所以從小到大,我跟弟弟就不知道母親還會做什么拿手好菜。
女兒兩歲那年的五月,一日下班回家看見家里有粽子,以為是鄰居送的,母親說是她包的,因為我女兒要吃。母親說的很隨意,我這個小伙伴可是真的驚呆了!要知道我們姐弟做了母親二十幾年的兒女,就知道老娘不會做菜,更沒包過粽子!粽子軟軟的,咬一口,滿嘴粽葉的清香,我第一次吃出了母親心里“外婆”的味道!
后來,母親來揚州幫忙帶孩子,一日三餐皆由母親打理。每天晚上,女兒和小侄都會點好第二天的菜單。今天咸了,明天淡了,就這么摸索著,“外婆辣豆腐”脫穎而出,成了母親的招牌菜;紅燒雞爪和排骨湯排名第二,青菜牛肉排名第三,其它的菜就不作排序了。因為女兒喜歡,我也做過幾次“外婆辣豆腐”,但是每次都獲女兒一樣的評價:沒有外婆的味道。
那個外婆就在一邊很得意地說:也有你燒不好的菜!
嘿,這老娘!
2013年7月,女兒出國前跟外婆說:“我一定好好學習,以后接您去加拿大,給我燒‘外婆辣豆腐’!”
母親說:“好的,外婆等著!”
2014年底,母親確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這是一個無法治愈的頑癥,世界上每7秒就有一人確診此癥,每4個病人就有1個中國人,F(xiàn)在母親只是近忘、多疑,以后她甚至會不認識我們!而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促進她的記憶,延緩病癥發(fā)展。所以我將帶母親出游的所有照片都洗出來放入影集,讓她沒事翻翻,增強記憶;女兒也通過越洋電話和視頻來陪伴外婆,每次通話或視頻,女兒都不厭其煩地用“外婆辣豆腐”來刺激外婆的記憶,母親都會很開心地說:“外婆燒的好吃吧?等你回來,外婆燒給你吃!”
4月22日女兒回國,母親居然牢記此事,早早為女兒整理好了床鋪。5月9日,女兒返程,不能在5月10日陪母親和母親的母親過母親節(jié),女兒頗為遺憾。臨別,她抱起外婆轉(zhuǎn)了一圈說:“外婆,下次回來我給您做‘外婆辣豆腐’!”
楊甦于揚州
2015.5.14
后記:從古至今,母愛一直是文人墨客吟詠的主題。“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所以在孩子眼里,母親往往是最“啰嗦”的人!直到孩子有了孩子,“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yīng)知”,此刻才明白母愛至深,深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為報紙《味道母親節(jié)》欄目作小文一篇,獻給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