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百思不解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8-14 10:18      字數:2650
    放棄雜劇《凋謝牡丹》在皇宮演出的要求被宋朝文化特使蔡京給一口拒絕之后,遼廷左相李若思又來到了女兒身邊,他力求木英勸說王芳別去摻和遼朝的皇家之事,可王芳小姐已鐵了心要幫助遼后挽回早已逝去的感情。

    木英、王芳從小一起長大,親如姐妹,對小姐唯命是從早已植根于她的大腦。木英雖然義正詞嚴地斥責了在遼仕官的親生父親,但是從父親心急如焚的神態(tài)和驚恐萬狀的表情中,她似乎看到了事態(tài)的嚴重和形勢的緊迫。

    就在慶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誕辰之日的那一天,李木英趁王芳到前茅如廁之機,悄然地走進了她的房間,偷偷地拿著小姐自畫的肖像,快步如飛地走到上京大街,請求面師按照肖像的容貌給她面張臉譜,面師二話沒說,連忙將她領進里屋,未過多時,木英的手上便攥有一張酷似小姐面龐的臉譜。

    回到戲班后的李木英,見王芳小姐和蔡京特使正忙著商討應當怎樣在遼域積極推廣中原文化,木英便默然地走到叔父的身邊,拉著他疾步走進了戲院的廂房,并將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偷偷地告訴了叔父祥松,并一再懇求叔父保守秘密,還交代叔父要怎樣支開王芳小姐。

    而叔父對此堅決反對,木英萬般無奈,只好拿起桌上的剪刀,毫不猶豫地刺向喉嚨。

    說時遲,那時快,答應了左相李若思請求前來戲院勸說蔡京特使和祥松老板放棄《凋謝牡丹》在皇宮繼續(xù)演出的宋使上官均箭步向前,迅速奪下了李木英手上的那把剪刀。

    上官均驚悸不安,連忙詢問怎么回事。

    祥松老板將木英的做法,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宋使上官均。

    上官均剛想勸慰木英,可遼宮太監(jiān)進來宣旨:“遼皇有旨:宋使臣、宋特使必須巳時趕往皇宮大殿,參加遼廷一年一度為太祖誕辰舉辦的聯歡酒會,違時者將以對太祖不敬之罪,嚴加懲處。欽此!

    在此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上官均只好和蔡京特使一起匆匆趕去參加遼朝在皇宮大殿舉辦的聯歡酒會。

    途中二人闃然無聲,相互揣測著對方的心思。

    待使臣、特使走出戲院,祥松對著侄女輕聲規(guī)勸,希望侄女別假冒王芳,犧牲自我。

    “我李木英不傻,當然曉得叔父是心疼侄女,可叔父您是否有想過?若沒有王芳母親的悉心哺育,侄女早就不在人世,隨母而去。小姐她是誰?她是我們大宋當朝宰相王安石的掌上明珠。王大人歷經坎坷,因‘欺君罔上’被皇帝貶謫江寧,雖說之后他復相返廷,可宰相的弟弟王安國,卻慘遭他學生呂惠卿的陰謀陷害而被迫返回江西臨川做平民百姓。倘若王芳遼域出事,您讓我們的宰相大人如何能夠承受這椎心泣血般的痛苦打擊,若是叔父覺得在理,您就支持侄女的決定。 ”

    一番情緒激昂的慷慨陳詞之后,李木英又湊在叔父李祥松的耳邊輕聲細語。

    此時王芳召喚木英,詢問肖像被易放何處。

    木英一聽,嚇得慌忙躲進裝有戲服的大櫥里。

    當宋使上官均走進戲院叫走和她不斷嘮叨的宋特使蔡京大人時,王芳便開始警覺起來,暗忖:難道是自己和皇后合編的雜劇在遼宮的演出有了問題?她不敢想象下去,連忙去喚丫鬟李木英,可是喊了半天也沒人答應,只好滿院尋找,找到了戲院的廂房。

    祥松連忙走出房間應聲說道:“不巧,侄女木英剛好被兄長的管家叫去了相府!

    “李老板,這不對呀!木英雖然知道遼朝的左相是自己的父親,可她從來不去攀親附貴,而是晝夜陪在我王芳的身邊,沒有離開戲院半步,又怎會突然離開戲院,前往相府?難道真的是皇宮演出的雜劇出了問題?”王芳納悶。

    “小姐大呼小叫的想做啥?您是否認為我李祥松之言是誆人之語?李木英對她父親的所作所為雖說存有諸多不滿,但人親骨肉香,又哪能彼此成為冤家,視為仇人?再說,小姐是個讀書人,又和木英親如姐妹,您總不希望他們父女視而不見,即使老去,也不來往?”

    “李老板此話欠妥,王芳和木英親如姐妹,又怎會阻止他們父女見面,只是木英今日的舉動十分反常,怕是會出什么事端!

    “哎呀,糟糕!看我這般臭記性,侄女木英臨去相府的時候,曾讓祥松轉告小姐,說是宋使隨從蘇軫交代侄女,巳時她會在皇宮的后花園里候著小姐,望小姐準時赴約,不見不散!崩罾习骞首黧@訝,并尋好了理由讓王芳小姐離開戲院。

    王芳早就想和蘇軫認認真真地談談宋使上官均,于是,她趕緊離開戲院,朝遼宮的后花園快步走去。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遼廷左相李若思和宋朝使臣上官均精心策劃和謀略的結果。

    李若思,原名李祥青,他打小起就喜歡賦詩、寫詞、編曲、唱戲。敬佩、歌頌以死相諫的忠臣伍子胥,鄙視、抨擊殺父害兄的暴君隋煬帝,當戲班在江西信州的府衙演出時,卻因妻子綠牡丹貪圖富貴,與知府王松暗度陳倉,行魚水之歡,被雷霆之怒的李祥青給憤然殺死。為了逃避信州知府王松的追殺,李祥青一路北上,逃到了遼國上都, 之后李祥青改為李若思,在同屬漢人的遼朝右相張孝杰的大力推薦下,成為遼朝皇室的一名漢語老師。不久, 因耶律洪基和蕭觀音皆贊賞李若思的非凡文才,于是,耶律洪基便力排眾議,將李若思擢升為遼朝左相,讓他在遼域積極推廣漢人文化,遼朝右相張孝杰原以為李若思會知恩圖報,卻不料,在聯夏伐宋還是聯宋伐夏的關鍵問題上,“忘恩負義”的李若思卻公然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他不是和張孝杰一起勸說遼皇與西夏合作南下攻宋,而是跟宋使上官均一個鼻孔出氣,力勸遼皇遵守“澶淵之盟”,使遼、 宋兩國睦鄰友好。對此,右相切齒咬牙,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李若思。

    機會終于等來了,在力求宋朝特使蔡京、弟弟李祥松和女兒李木英讓伶官“趙惟一” 和皇后蕭觀音放棄雜劇《凋謝牡丹》在遼宮繼續(xù)演出毫無效果的情況之下,李若思竟然帶著 “書童”,私自面見了宋使上官均。

    李若思的行為舉止,讓遼朝右相的家奴給發(fā)現了。張孝杰當然不會放過這次能夠扳倒李若思的絕好機會,于是他把這一消息趕緊告訴了自己的主子耶律乙辛,而耶律乙辛卻晃了晃腦袋,深深嘆道:“眼下雜劇《凋謝牡丹》還要不要在皇宮繼續(xù)演出,已經絲毫改變不了蕭觀音和‘趙惟一’‘通奸’的事實,李若思雖是伶人出生,卻精通為臣之道和皇朝文化! “哦!魏王之意是說左相李若思和遼皇道宗形成了默契,達成了協議,他私見宋使上官均,其實就是皇上的意思!

    張孝杰似有所悟地哦了一聲。

    耶律乙辛拍了拍張孝杰的肩膀,而后十分愉快地笑了笑道:“本王才不管耶律洪基和李若思形成了什么默契,達成了什么協議,那搞亂皇室,奪取江山,才是本王的希望所在!

    張孝杰撓了撓后腦勺,然后無比詫異地輕聲詢問:“王爺,孝杰還有一事不明,您說他耶律洪基是個能為目的不擇手段的兇狠皇帝,當孝杰妹妹一案就要水落石出之時,他卻以忤逆朝廷大臣之罪將宋使關進了上京監(jiān)獄,可奇怪的是,沒過多久又將上官均給放了出來,其做法讓人捉摸不定,令人百思不解,莫非他耶律洪基還真的與宋使上官均有什么見不得人的貓膩不成?魏王對此須足夠重視,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