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在畢飛宇的小說《玉米》及其姊妹篇《玉秀》和《玉秧》三部曲中,《玉秧》與前兩部相比頗受冷落。只有陳思和認為畢飛宇的這篇小說是他當年所讀到的中篇小說中最讓人感動的一部。陳思和先生的感受是有.. [閱讀全文]
汪政 奧地利醫(yī)生弗洛伊德幾次三番地強調(diào)童年對人一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對從事文學藝術的人來說尤其厲害。他曾經(jīng)以歌德、達芬奇、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為例,把他們的作品與他們的童年生活一一對照,說出了.. [閱讀全文]
董保存 石言成名的時候,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在我咿啞學語的時候,就聽母親哼唱那首唱紅了全中國的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 和石言相識,卻是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那時我在解放軍藝術學院讀書,石言風.. [閱讀全文]
高平 解放戰(zhàn)爭期間,我軍某連駐扎在江南的一個村子里,那時的軍人在姑娘心目中地位特別高,找軍人做伴侶是許多姑娘的愿望。這個連隊一個戰(zhàn)士被房東姑娘相上了,但粗心的戰(zhàn)士對此卻渾然不知。這也難怪.. [閱讀全文]
周全 最初接觸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是他的短篇小說《受戒》。題為受戒,其內(nèi)容絕大與受戒無關,且結(jié)構散漫,創(chuàng)作體裁是小說而似散文,實屬一篇復雜的作品。 精讀由陸建華主編的《汪曾祺文集散文卷》(選.. [閱讀全文]
翟業(yè)軍 1988年,汪曾祺為散文集《蒲橋集》寫作自序時說:我寫散文,是摟草打兔子,捎帶腳言下之意,小說才是他黽勉從之的主業(yè)。不過,《蒲橋集》的封面印有汪曾祺自撰的廣告,詞曰:齊白石自稱詩第一,字.. [閱讀全文]
段崇軒 衰年變法的意義 1980年至1981年,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記事》的發(fā)表與獲獎,引起了文壇和讀者的關注、驚喜乃至困惑。其實這兩篇描述舊人舊事的詩意小說,并非空穴來風、天外怪客,而是作者對現(xiàn).. [閱讀全文]
一個作家的創(chuàng)作,能不能具備多副筆墨,這是衡量他藝術水準的重要標志之一。老作家石言的小說創(chuàng)作,雖然數(shù)量上偏少一些,但在藝術上搖曳多姿、風采雜陳,表現(xiàn)了可貴的藝術品質(zhì)和才能。 [閱讀全文]
無論是從歷史還是從當代看,在中國文學遼闊廣袤的領域里,里下河的文學天空中從來都不乏星光閃爍,富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的名人名作層出不窮為人所共見,但都還沒有形成公認的真正的“里下河文學流派”,這也.. [閱讀全文]
王干 一 《徙》寫的是一場困局。 汪曾祺的小說沖淡,很少濃烈,《徙》似乎有點濃,但不烈。這種濃,表現(xiàn)在他反復寫同一種命運和人生格局:高北溟、高雪兩代人相似的命運,同樣的人生格局,為.. [閱讀全文]
王 干 汪曾祺的小說是講究文眼的。 中國古人寫文作畫,講究。講究之一要有詩眼、文眼,所謂畫龍點睛,其實是在文章的結(jié)穴點上做夠文章。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 [閱讀全文]
有些人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們漸漸遺忘,而有些人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卻像陳年老酒一樣越來越醇厚,越來越耐讀。汪曾祺的作品屬于后者,讀后難以忘懷;再讀,難以釋卷。其魅力何在?我認為凝聚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