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集    北上幽州并晉陽
作者:張常清      更新:2017-03-14 15:07      字數(shù):3336
    15.1

    白天。北方平原的馬車上。

    為孔家葬了墳,楊、仆二人雇車一路北去。

    仆則。骸皸钚职,前幾個月這條路還走不得呀!”

    楊筠松:“怎么回事?”

    仆則巍:“龐勛亂軍聽說了嗎?他們回到徐州后,朝廷還不放過他們,他們就聚了一萬多人,在這中原大地上奪城掠地。朝廷調集大軍,上個月才把他們剿滅!

    楊筠松:“我剛從苗嶺到全州,就聽到了龐勛八百軍人在桂林舉事。我連桂林都不敢去了,馬上轉往都龐嶺方向。后來在彬州聽說他們被堵,到虔化時聽說他們過江北上了!

    仆則。骸皸钚,治國不是治龍,光挖去一個天子龍穴有什么用,天下天子穴多矣!”仆則巍感嘆道。

    楊筠松:“仆兄,還記得離開京師時師傅說過的話嗎?”

    仆則。骸坝浀,師傅是要我們記住先師袁天罡的《推背圖》!

    楊筠松:“你品味咀嚼一下第九、十、十四象看看。”

    仆則巍回想著,分析著,思考著,好一會兒后。

    仆則。骸皸钚郑颐靼琢。”

    楊筠松:“第九象之征候已現(xiàn)端倪,第十四象恐怕就是師傅要我們步龍的結果呀!”

    仆則巍:“楊兄,還是你精靈,只選那些重點地方堪一堪,我可就白走了許多冤枉路了。”仆則巍有些悲戚。

    楊筠松:“現(xiàn)在不用走路了,這北方大地不比我們南方,這里可以坐車、騎馬,我們坐車到幽州,看過幽州之后,坐車向晉陽,看過晉陽之后,再坐車到邯鄲!

    仆則。骸昂,好!”

    15.2

    白天。北京玉泉山。

    經(jīng)過幾天顛簸,二人到得幽州。二人并不急于進城,從西山登山,順了山往東堪察,來到玉泉山頂。縱目所望,云氣如龍,如鳳,如獅,如虎。一望就是帝都所在。

    楊筠松:“仆兄,這幽州之地是我華夏局勢最大的帝都之所。 

    仆則。骸皸钚,這怎么說?”

    楊筠松:“從氣數(shù)看,我華夏一統(tǒng)之都有西都長安,東都洛陽。西都坐擁八百里秦川,華陰為水口,地局博大,成就千年之都。東都坐擁伊洛之地,地局也大,但比之西都就小多了,所以,它雖為王都,但它也總為陪都。從數(shù)上看,華夏之族起自西而東而中而南而定北,華夏之都也當循西、東、中、南、北而行。從云氣看,中都應在汴州,南都應在金陵,北都應在幽州。金陵之地局也博大,比之西都又小了,與東都可相上下。但楚王埋金,秦皇揮鋤,王氣泄了,只會有短命王朝。這北都幽州之地,地局博大,是西、東、南都無可比擬的。從來龍看,西都、東都與昆侖近,又是中龍龍腰,氣促,曲阜雖是中龍之尾,氣雄,又回龍顧主,只產圣人,有孔家居守,將萬萬年矣!南都龍脈屈曲,龍行萬余里,可惜氣泄了。而這北都,從昆侖出發(fā),行祁連,過賀蘭,越陰山,至這北面的燕山,落穴于此,它還北去,到遼東、朝鮮還有穴位,但正穴在此,其它的都是裂土之短命小邦啊,這里將氣運行幾千年吶!”

    仆則。骸皸钚郑皇沁@里曠蕩無收,不聚氣呀!”

    楊筠松:“仆兄請看,從小局看,這里北依玄武天壽山,東邊青龍為軍都山,西邊白虎為西山,南面朱雀是永定河,它從右向左出甲字,氣穴落在那五海連珠的幾個湖邊上!

    仆則。骸耙罈钚种,這個小地局還可以,但大局如何理解?”

    楊筠松:“你看,”楊筠松拿出山川圖,指著說:“從大局看,幽州城頭枕燕山,東邊是燕山支脈直伸到渤海,西邊,太行山直到黃河邊,東邊外還有朝鮮。南邊有黃河、淮河、長江界氣,有泰山為文峰,這個氣象是華夏少見的!

    仆則。骸皸钚终f的是,帝王們都南向而稱孤,這里正是子午正向。”

    楊筠松:“仆兄,你看看星象!

    仆則巍看看天空,看看星圖,說:“啊,楊兄,這里正應紫微垣吶!”

    楊筠松:“這里自燕國開始,也曾是小國之都!”

    仆則巍如數(shù)家珍一般,回顧著:

    “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此,以燕山名國,稱燕,都城就在幽州。不久,又封堯的后人在今幽州的西南面,稱薊國。后來,燕國消滅了薊國,遷都于薊,這里就被稱為燕都或燕京。秦皇在幽州設主薊縣,并把這里作為廣陽郡的郡治。

    漢高祖時,把這里劃入燕國轄地。后來又恢復為廣陽郡薊縣。本始元年因為有皇帝的親人分封在這里,這里又作為廣陽國的首府。東漢光武帝改革體制,撤銷藩國,在這里設置了幽州刺史部。后又改為廣陽郡治所。

    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都城從幽州遷到了范陽。十六國后的趙,將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又改設為燕郡,歷經(jīng)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的統(tǒng)治而不變。

    隋開皇三年,廢除燕郡。不久,隋改幽州為涿郡。我大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又再次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后來這里成為范陽節(jié)度史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這里稱帝,建立“大燕”。大唐平定內亂后,重新在這里設置了幽州。”

    楊筠松:“仆兄啊,從云氣看,這里還有小國之君興起啊!”

    仆則巍:“楊兄,那你說,北都將始于何時呀?”

    楊筠松:“這幽燕之地,只怕不久將為胡虜所吞,三百年后由胡人建成一統(tǒng)之都,再歷一百年才回到漢人手中!睏铙匏煽隙ǖ卣f,然后大聲吟道:

    “北龍逶迤千里走,

    落穴成局是幽州。

    左環(huán)滄海擁太行,

    三百年后是帝都。”

    15.3

    白天。北京,北海邊。

    二人下山,來到湖邊,楊筠松在南海左岸前放下一牧銅錢。

    楊筠松:“仆兄,若后世地師有靈,當在我放錢處立皇宮大門呀!”

    仆則巍:“但愿點地他是你我的徒孫之徒孫!”

    二人用金牌在幽州府取了些錢,又從驛館取馬向雁門關而去。

    15.4

    白天。山西,雁門關。

    二人進入雁北高原,看到從燕山分出的呂梁山脈沿黃河南下,而從南面北上的太行山在這里形成了北岳恒山。巍巍恒山,是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于山巔上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lián)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lián)成一體。被稱為天下九塞之首的雁門關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門山脊上。這里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從建了雁門關后,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定襄之藩衛(wèi),內固晉陽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傳說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南雁北飛,它們會口銜草葉,飛到雁門上空盤旋一會兒,投下葉片,看到葉片落下地去才過關,以測定北風的強弱,判定春天是否到來。

    登上關門,向北眺望,北邊就是古代北狄人居住的地方,水流向北的是桑干河。關南就是漢人所居,水流向南的是汾河。這雁門山是一座過脈山,西邊的呂梁山是通過這雁門山過脈東去形成太行山,一支太行山又向北伸到幽州而去。

    關門上一幅對聯(lián):“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弊怨胚@里就兵家重地,大唐依然有重兵把守在這里。

    二人持金牌過了雁門關,一路南行,進入滹沱河谷,向忻州、陽曲而去。來到石嶺關,在這里要穿越從雁門山分出向南行的太行山,陽曲縣就在石嶺關南。過了陽曲就進入了晉陽。

    15.5

    白天。山西,太原(晉陽)。

    晉陽城北枕雁門、石嶺,左有太行護衛(wèi),右有呂梁西拱,晉陽湖聚氣其間,汾河水向西南而去。

    晉陽曾經(jīng)是堯的故地,他是帝嚳次妃陳鋒氏女慶都所生,姓祁,名放勛,號陶唐,謚號堯,因為曾做陶唐氏首領,史稱唐堯。因而,晉又名為唐。殷商時晉陽是狄人的古國北唐。荀吳率兵北征,大敗占據(jù)晉陽一帶的赤狄人,晉陽才開始進入商的版圖。

    周時,相傳,周成王即位時年齡很小,由叔叔周公旦輔政。一天,他與弟弟叔虞一起玩耍,周成王隨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樹葉,送給了弟弟叔虞,隨口說道:“我把唐封賜給你!”

    叔虞接過樹葉后,心里非常高興,隨后把這件事告訴給了周公。

    周公認為,天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詢問周成王,周成王說他只不過是跟弟弟開玩笑罷了。

    周公聽后十分嚴肅地說:“天子無戲言,出口成憲,而且史書會記載,樂師會歌頌,士人會稱道。哪能隨便說說?”

    成王聽周公說得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來,叔虞的兒子姬燮把都城遷到汾河的岸邊,改唐為晉。

    春秋末期,顯赫于世的晉陽古城在懸翁山下的汾河之畔建立起來。韓、趙、魏三家分晉后,晉陽古城在戰(zhàn)國初期,還曾做過趙國的都城。

    秦統(tǒng)一中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始皇在這里設置了太原郡,郡治就在晉陽。漢代設并州,并州刺史部也設在晉陽,這時晉陽稱做并州,成為全國十三州部治所之一。南北朝時,晉陽又是東魏和北齊的“別都”。隋時晉陽地位僅次于長安和洛陽。大唐太祖皇帝就起兵于晉陽,因晉陽古有唐國之稱,定都長安后,就以唐為國號。唐初期的幾位帝王都曾經(jīng)幾次擴建晉陽城,并相繼封其為北都、北京,與京師長安、東都洛陽并稱為三都。

    晉陽城就建在龍山腳下晉陽湖南面的汾河邊。

    仆則。骸皸钚,你看這龍山上的云氣,這里今后也將成為小國王廷!”

    楊筠松:“一切都在數(shù)中。”

    楊、仆二人出了晉陽城又到懸翁山下的晉詞去祭拜了晉公唐叔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