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作者:常青      更新:2016-03-08 19:50      字數(shù):1799
    寫小說是曾是我一個不小的夢想,但是當(dāng)我知道小說是怎么一回事的時候,我才知道原先我寫的那些小說真的不怎么樣?因此,我停了很長的時間,甚至不再寫小說。因為小說不僅是個技術(shù)活,還是一個帶有大智慧的思想歷程。她承載的不僅是時間的定格,還是人類精神的探索。想到這些我對小說產(chǎn)生的不僅是敬畏還有對人的渺小產(chǎn)生某種虛無,文字自在的力量一下子超過了人類暫時的認知,兩者互為共生產(chǎn)生的美學(xué)圖景將是人類精神的永恒譜系。

    我對文字垃圾同樣懷著一種憎惡,吊詭的是我盡管也有著這樣的憤懣,但是我也是文字垃圾的制造者之一,我的這些小說相當(dāng)一部分是垃圾,但于我而言,卻是我精神生成的脈絡(luò)。這不能不說到我的成長,我家族生活在蘇北沿海,既無經(jīng)商頭腦亦無讀書機會,世代務(wù)農(nóng),不曾一人有過一官半職,混跡底層加之性格秉直,竟也不討地方小官歡心,祖代幾乎不曾翻身過,生存的焦慮并著勞苦的生活環(huán)境,我的伯叔仨人接二連三以平均年齡不足40周歲相繼去世。我父親今年67歲,他是他那一輩中唯一的一個幸存者,而他自己也認為是奇跡了。我小時候受到的家庭教育幾乎都是“勵志”的,10來歲起就作為“小勞力”跟隨父母一起做農(nóng)活,我的童年幾乎是在大人為勞動而起的爭吵和謾罵中長大的,幾乎沒有一個少年本該有的自由與快樂的時光,也不曾碰過象棋、撲克之類帶有休閑色彩的物品,我父親的理由是曾祖父因為好賭結(jié)果使得幾代人遭罪,與其那樣,還不如不碰那些害人的東西。母親看到我不知從那里搞來一盒象棋,很氣憤地抓起順手甩進了爐膛,后來我也很聽話地拒絕了這些看似與玩物喪志相關(guān)的林林總總,至今我仍不會玩牌打麻將,遭致我很多朋友的詬病,而在我那時其他孩子看來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一到農(nóng)忙我連大隊房前的的流動電影也很少能出去看,看到鄉(xiāng)間的泥路上有陸陸續(xù)續(xù)談笑風(fēng)生的村民在往大隊或是學(xué)校操場的電影現(xiàn)場去,我那時多么想去看一場電影。】稍诟赣H的眼里,我的想法對于他的勞作而言顯得多么的微不足道,我唯一能做出的就是手里扯著一把山芋藤連著青草忿忿地摔向遠方,其實那時我是多么不愛我的父母。我的精神生活基本上靠經(jīng)濟成本很低的廣播評書和小人書打發(fā)的,對于農(nóng)民而言,大包干解放了土地使用權(quán),因此在父親看來勞動時間就是財富,所以我的兒時時光也是家里的財富來源之一?梢韵胂蟮贸鲈谶@樣一種釋放出農(nóng)民熱情的時代里,貧困農(nóng)民眼里一廂情愿地看到滿地黃金也許是情有可原的,特別是像我這樣的家庭,然而父母沒有能力也沒有能放棄眼前的功利的胸懷,更不允許有時間讓孩子去自由成長,就像今天的孩子被他們的父母綁架到各種培訓(xùn)班一樣。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人是難以健康的,甚至連長大以后都不一定能有自己的愛情。因為愛情是要有自己的某種主張作為前提的,不然就會跑調(diào)甚至走樣,這些在我的小說中或許有著某種呈現(xiàn),當(dāng)然小說原理告訴我們,小說一定是虛構(gòu)的,有些時候生活比虛構(gòu)還殘酷,我的小說沒也許那么殘酷但可能呈現(xiàn)了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某種扭曲與變態(tài),幾乎是集體無意識混跡的奔跑或者是流浪式的無疾而終,還有有對我生活之外的群體以及周圍世界的判斷與思考、對于我而言,我一直想探尋人在極端的環(huán)境下又想做出怎樣的選擇或是精神被壓扁成什么樣子?到底會怎么樣?或是會變成什么,這還得靠讀者自己去判斷了。

    最后,我說說我的小說創(chuàng)作來由吧。我的小說不算智慧型的小說,甚至寫得很笨拙,因為我的文學(xué)基礎(chǔ)并不好,很多小說知識都是后天補課的結(jié)果,加之先天的精神封閉與瘀塞,我的小說世界并沒有能很好的打開,但是我借助小說說出了我對世界的某種淺疏的認識,或者是看到了人內(nèi)心可能懷有的某種險惡,這樣我為自己的精神找到了出竅的通孔,也就是說我在自己的小說之外建構(gòu)了某種精神的立場。這是我一生的幸事。也許我今后并不以小說作為我寫作的唯一文體,但我還是要感謝小說,是小說讓我找到了精神的皈依,特別是生活的砥礪讓我的精神得到了妥帖的安放。這些雖對于我來得太晚也太勉強,但是從此我與我的精神故鄉(xiāng)有了最后辭別的沖動與理由。看起來這些都帶著深深的主觀性,但我還是深感到這是命運冥冥之中的安排,盡管我的父親對于我的精神叛逆并不以為然,甚至極為不滿,但我依然在骨子里與我家族那一脈漸行漸遠,與此同時我還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確立了某種堅不可摧的信念。如此看來,這種批判意識儼然成為我做文藝評論的優(yōu)勢,我將來未來的日子里依然以最誠虔誠的熱情擁抱小說。

    吳長青

    2012年7月21日于北京遠望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