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記住
中國文化產業(yè)八大政策取向
作者:柳斌杰 字數:12667 更新:2017-05-05 狀態(tài):連載
本文高屋建瓴,內容成體系,是系統了解我國文化產業(yè)全領域的少有好文章,也可以看做是國家文化整體政策(含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文化產業(yè)含眾多細分領域)的一個系統解讀。從業(yè)者、研究者、學習者盡量多讀幾遍,消化消化,必有好處。
面對網絡文藝新形態(tài),批評可以采用何種方式?
作者:鄭煥釗 字數:1580 更新:2017-05-05 狀態(tài):連載
相比之傳統藝術,網絡文藝有著嶄新的形態(tài)。暨南大學鄭煥釗的文章《網絡文藝的形態(tài)及其評論介入》認為網絡文藝在外部是借由互聯網為媒介而形成的文化再生產的媒體機制和組織形態(tài),在內部則是由網絡亞文化奠基的獨特的敘事形態(tài)、符號表征以及社交文化。文章認..
互聯網時代娛樂市場五大趨勢
作者:龔宇 字數:2958 更新:2017-05-03 狀態(tài):連載
近日,2017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全球未來娛樂峰會在北京召開,愛奇藝創(chuàng)始人CEO龔宇在會上發(fā)表了題為《互聯網時代的大娛樂行業(yè)》的主題演講,并分享了未來娛樂市場的五個趨勢。供朋友們參考。
傳播游戲理論:智能化媒體時代的主導性實踐范式
作者:喻國明  景琦 字數:9846 更新:2017-04-29 狀態(tài):連載
傳播游戲理論的視角讓我們在重視人工智能的技術發(fā)展邏輯的同時,不斷關注基于游戲心理的人性需求,并通過人類智能的有效介入去深度把握用戶的潛在需求,實現人機交互的內容生產模式,并在未來打造一個基于萬物互聯的傳媒內容生產機制。
作者貓膩談《擇天記》:人活著,就是要順心意
作者:貓膩 字數:3522 更新:2017-04-28 狀態(tài):連載
眼下,由鹿晗、古力娜扎主演的電視劇《擇天記》正在熱播,吸睛無數,秒殺了絕大多數衛(wèi)視黃金檔,創(chuàng)造了話題與收視的雙豐收。
關于騰訊、迪士尼和互聯網文娛的正確討論
作者:山旭 字數:4108 更新:2017-04-28 狀態(tài):連載
《王者榮耀》,或者另外一部手游,為什么不會成為對全球一代人影響深遠的“新米老鼠”?畢竟觀眾不會每時每刻打開電視機,但是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用手機連接服務器。
如何做中國文化動畫,讓動畫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作者:三文娛 字數:5416 更新:2017-04-28 狀態(tài):連載
迪士尼和炫動卡通的深度分享。
互動和故事——VR的敘事生態(tài)學
作者:秦蘭珺 字數:12801 更新:2017-04-26 狀態(tài):連載
2016堪稱VR元年。對VR最大的宣傳莫過于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G20峰會上發(fā)表演講時提到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隨后,國家發(fā)改委也提出,我國要建設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網絡文學的一二三
作者:秦蘭珺 字數:4348 更新:2017-04-26 狀態(tài):連載
網絡文學究竟變革了什么?其看似紛亂的生態(tài)格局究竟有哪些因素構成?未來的網絡文學又將呈現出怎樣一種演變趨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談一談網絡文學的一二三。
從形式主義到歷史主義:晚近文學理論“向外轉”的深層機理探究
作者:姚文放 字數:2353 更新:2017-04-25 狀態(tài):連載
20世紀文學理論以形式主義為主流,從1910年代到1980年代,形式主義在文學理論領域雄霸了大半個世紀。俄國形式主義將語言形式的"陌生化"奉為文學之為文學的標準,將"文學性"歸結為不斷延續(xù)的語言形式創(chuàng)新問題,在當時為文學本質的本體論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此后..
分析的電影形上學
作者:黎 萌 字數:12889 更新:2017-04-24 狀態(tài):連載
卡羅爾提出了其他四個必要條件,來定義包括電影、計算機視頻、DVD影像等等在內的“運動圖像”。此外,電影與攝影的存在論、再現、虛構與紀錄等問題,成為今天藝術哲學中思想交鋒的重要領域。
電影創(chuàng)意:科幻敘事中的網絡化生存
作者:黃鳴奮 字數:13061 更新:2017-04-23 狀態(tài):連載
自從20 世紀中葉以計算機為龍頭的第五次信息革命爆發(fā)以來,網絡化生存已經逐漸成為人們耳熟能詳、身體力行的社會現實。盡管如此,不論這種生存狀況的意義、價值,還是歷史價值或未來走向,都有待于從多方面予以審視和把握。除了社會調查、實驗研究和理論探..
交互性娛樂何以成為藝術?
作者:黃鳴奮 字數:5734 更新:2017-04-09 狀態(tài):連載
藝術發(fā)展被納入泛娛樂產業(yè)軌道之際,交互性娛樂的重要性日益清晰地顯露出來。雖然“交互性娛樂”以參與性為特征,在不同歷史條件下具備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但藝術之所以能和交互性娛樂結緣,首先源于藝術本身的需要。 將當下交互性娛樂置于數字藝術的背景下加..
虛擬or現實?電子游戲折射出“現象學”的本質
作者:游淙祺 字數:3693 更新:2017-04-08 狀態(tài):連載
電子游戲,作為數字文化,已經成為年輕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為什么要從現象學出發(fā)去研究電子游戲?而電子游戲本身可能給現象學帶來什么沖擊?不久前,臺灣中山大學游淙祺教授在復旦大學發(fā)表演講,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